江苏“望远镜女孩”高分考上人大
周芷晴在课堂上使用特殊“文具”望远镜
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1的江苏女孩周芷晴,在课堂上用望远镜看板书,用放大镜读书写作业。近日,这位“望远镜女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网友热议。昨天,中国人民大学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学校将根据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在就学条件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中完成学业。
周芷晴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进入大学后,她仍将和其他同学一样,“独立生活,努力学习。”
备有特殊“文具”
放大镜、望远镜、台灯
从江苏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周芷晴,18日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周芷晴的高中校长坦言,对于这个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1的18岁女孩来说,考上人民大学意味着背后巨大的付出和努力。
北青报记者获悉,周芷晴4岁时突患眼疾,此后,她的父母带着她辗转全国各地治疗,“你很难想象,这个孩子的眼睛经历过十几次手术。”然而让人遗憾的是,6岁时,周芷晴左眼球萎缩失明,右眼球也仅剩微弱的视力。
“从小时候开始,我的家长就让我当一个‘普通人’。”昨天下午,周芷晴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课堂上,她会有3个别的同学所没有的“文具”——放大镜、望远镜、台灯,“望远镜用来看老师写的板书和PPT,放大镜用来看卷子和书等不好看清楚的东西,台灯是晚自习灯光不强的时候,给自己补一些光。”
在今年的高考中,周芷晴取得了理科407分(江苏省高考总分480分)的好成绩,“出成绩之前,我觉得特别紧张,一听说自己的成绩,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周芷晴说。
课程不搞特殊化
体育课美术课都没有落下
江苏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郭校长听说周芷晴考上人民大学之后,在自己的朋友圈发文,称自己“流着泪,脑海里闪现的是每天心疼地看着她趴在桌子上,看书做作业的情景。”
对此周芷晴说,自己晚自习时,常常因为一天学习用眼,趴在桌子上休息,看书的时候也只能拿着放大镜,低着头一点点看,“可能这一幕让校长看到了吧。”考虑到周芷晴用眼过度后,可能会流眼泪等情况,周芷晴的班主任周亚红允许周芷晴比其他同学提前一小时结束晚自习,但周亚红回忆说,经常看到周芷晴因为投入做题而忘记了时间。
周芷晴的语文老师陈红告诉北青报记者,看到周芷晴需要借助一个黑色望远镜上课,觉得非常心疼,此后,她在上课使用投影时会特地为周芷晴把字调得更大。
郭校长还告诉北青报记者,周芷晴和其他学生一样,每一门课程都会参加,“体育课、美术课都没有落下。”美术老师甚至表示,周芷晴画画时非常认真,“每次跟她说可以了,她总要坚持画到满意为止。”
人民大学
在就学条件方面提供支持
昨天,人民大学新闻中心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在得知周芷晴同学的情况之后,学校第一时间安排学生资助部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表达学校的关心,了解学生的需求。”下一步,周芷晴所就读的劳动人事学院将与学生保持沟通,所在学院和学校相关部门也将在周芷晴入学和就读期间,根据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在就学条件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中完成学业。
周芷晴表示,开学后,家长会陪她一起到北京,但不会再像在家里那样一直陪伴她身边照顾她的生活。“我希望还是像以前一样,独立生活学习。”
对话
高考时获批使用放大字体试卷
北青报:学习中使用的“三大件”,能讲讲它们各自的作用吗?
周芷晴:“功臣”望远镜从我小时候上课就带着它了,虽然有过丢失或者用坏了的情况,但我从小到大都用的同一款望远镜,单筒的,非常方便。
放大镜是用来看书或者做卷子时候用的,也是我从小用到大的一个“文具”。对别人来说,看到一个很清楚的图案,对我来说可能就有些模糊,我需要望远镜和放大镜来辅助学习。
台灯是我到高三时候开始用的,晚自习的时候,光线会比较暗,这个时候我就拿出随身的台灯来补光。
北青报:对你来说学习哪门课程比较困难?
周芷晴:我没有什么偏科,没有哪门课对我来说特别困难。
北青报:上美术课时你是怎么画画的呢?
周芷晴:也是通过放大镜来观察细节。老师也会为我提出修改意见,我就拿着放大镜去修改。
北青报:高考中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吗?
周芷晴:早在高考前,老师们就帮我申请了特殊的试卷。别的同学试卷是一长条,我的是好几页A3纸,字体都被放大了,不用放大镜,也能看到卷子上的字。
出成绩后,我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咨询了老师之后,觉得这个成绩报考人大比较合适。因此,拿到人大的录取通知书时,反而没有太意外。
北青报:为什么选择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周芷晴:主要是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经过权衡,最后选择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北青报:高考之前的学习道路上,对你帮助最大的是谁?
周芷晴:我的家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们会把我视为一个普通人去看待,让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努力。我妈妈会要求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力而为,如果尽力了,就不会后悔。这些年的学习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北青报:大学生活中有哪些计划?
周芷晴:还是想像普通人一样学习生活。父母会把我送到北京,之后就回去了,在人大我要开始独立生活。我想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或者学生会,锻炼一下自己,但具体选择参加哪些活动,还没完全想好。
文/本报记者 屈畅 统筹/蒋朔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