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货转型重拾人气 新商业综合体引领潮流 西单商圈依然年轻
开栏的话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直接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面对消费方式新变化、消费升级新趋势,北京新老商圈是如何应对的?传统业态是如何调整的?消费活力怎样释放?消费潜力如何更好地激活?今日起,本报推出《探访北京消费地标》和《北京消费活力潜力透视》系列报道,就这些问题在实地采访中进行观察和思考。
本报记者 马婧
在很多“80后”、“70后”的记忆里,西单曾是北京最早的潮流胜地。近些年,随着新商圈崛起,西单商业街也在加快调整的步伐。
昨天下午,在海淀工作的刘女士将大学同学聚会选在了西单,朋友们从朝阳、大兴、丰台等地纷纷赶来。再次来到西单,他们发现了不小的变化。
曾经在上世纪末风靡一时的华威大厦韩国城,如今摇身一变,打造出由一众网红美食组成的“约饭街”地标;
昔日人来人往的美特斯邦威大楼,也化身美食综合体,成为年轻吃货的天堂;
汉光百货商场,护肤达人正在化妆品沙龙活动上和粉丝聚会;引领新型商业综合体潮流的西单大悦城,依然是年轻人最青睐的聚会场所。
在这条仍旧以百货为主打的西单商业街上,一张张年轻面孔生动地泛着光。
作为本市三大传统商圈之一,西单商业街一直是北京商业繁荣的重要支撑力量。斗转星移间,西单在物质匮乏时期销售“大件儿”的功能早已消失,也不再靠明珠、77街、民族大世界等小商品和低价服装吸引年轻人,但它仍旧几十年如一日地高举京城“潮流胜地”大旗。
“这里真的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重回西单的刘女士,看着大街上密集的人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西单一直在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华威大厦开业,到25年前启动大规模全面改造,再到2007年西单大悦城开业,西单的商业一直在更迭提升。2012年,政府层面更是推动整条商街用不间断的天桥连起多家百货商场二楼,形成了全市当时独一无二的“二层消费圈”。
但西单也一直没变。商家对消费新趋势的敏感程度始终令人惊叹。
“2013年那年,西单大街上的车突然少了,客流几乎缩水一半。”汉光百货总经理浦嘉嘉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来不及等待和观望,汉光大胆迈出转型步伐。
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改造。每一楼层都被拆成毛坯房,由顶级设计师重新规划。“蚂蚁搬家”逐层改造的方式持续到去年才完工,通道变宽、新增母婴室、空调出风更舒适。
光靠“颜值”还远远不够。伴随改造的,还有对定位的重新调整。“我们分析后发现年轻女性顾客占主体,就释放了更多化妆品面积。”浦嘉嘉说。
大刀阔斧的调整也赢得了品牌的青睐。2016年,法国兰蔻全球最新形象店选择在汉光率先亮相。汉光自此也成为化妆品首店的“收割机”。去年年底以来,先后有4家国际大牌将这里作为进京第一站。
踩点赶上化妆品市场爆发的时机,粉丝用消费额说话。如今,汉光兰蔻专柜销售业绩在该品牌近300家国内专柜中遥遥领先。
正是这样的转型,让已经20岁的汉光百货风头不减,去年一年就卖出了10.6亿元化妆品,连续6年蝉联全国百货和购物中心化妆品类销售冠军。
更让兰蔻华北区负责人侯爽惊讶的是,早在两年前,汉光百货微信公众号推送阅读量就屡屡突破“10万+”。
粉丝经济和实体消费碰撞,将产生更耀眼的火花。浦嘉嘉和她的团队开起了自建买手店,将更多网红商品引进百货,从故宫文创到抖音上最火的“甜甜圈”茶杯,都陆续出现在买手店中。此外,不同楼层新设的咖啡厅和饮品店,9层库房改造的餐饮区,也成为人们购物之余的休闲场所。
西单仍旧年轻。从传统百货时代走向繁荣,到网购冲击下深耕差异化发展,西单商圈正在这场转型中焕发青春活力。“未来,西单还需要更活跃的氛围,让顾客始终年轻。” 浦嘉嘉说。
图为:入夜后的西单商业街人流如织,气氛较白天有过之无不及。 本报记者 邓伟摄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