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儿童剧,用活了民族音乐元素
昨晚,由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广西演艺集团出品,广西木偶剧团创作演出,广西大学“八桂学者”胡红一编剧、导演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作为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暨国际儿童戏剧合作与发展论坛演出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精彩的演出让全场大小观众都为之欢呼喝彩,很多观众走出剧场时,都哼唱着剧中动人的旋律,并忍不住赞叹“太好看了!”
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创作品,不仅关注关爱现实生活中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乡村”等社会问题,同时还通过把现实、童话和梦境相互交织的艺术手法,将中华传统故事里经典的“嫦娥奔月”故事,跟现实生活中的“打工妈妈”和“天上月亮”进行巧妙嫁接,载歌载舞地讲述了三位可亲可敬可爱的留守老人,为了纾解留守儿童李想“思念妈妈”的痛楚,进行一番斗智斗趣斗乐斗爱的奇幻故事。作品以幽默童趣的舞台艺术表现手法,把揪心的社会问题,转化为抚慰暖心的艺术体验,举重若轻地反映了天真、善良、敏感、坚强的儿童本性,歌颂了相濡以沫、彼此关爱的乡村美好品格,生动地展现了人性之美、质朴之真和亲情之爱。演员们轻松自然风趣的表演,各种紧跟时代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和歌词,让剧场里时时爆发出阵阵大笑;而三个老人爬上屋顶为思念妈妈的留守儿童李想“摘月亮”的场景,则让人忍不住想要落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月亮上的妈妈》巧妙利用木偶、剪纸等“非遗”艺术营造“戏中戏”讲故事,现场乐队及合唱队更是浑然一体地植入广西特有的彩调、渔鼓、零零落等民族音乐元素,并大胆地把民间曲艺、传统戏曲和流行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有机结合起来,为所有观众奉献上了一场极富中国西南民族艺术特色的视听盛宴。作曲颜宾表示,这是全体主创人员的共同想法——用中国式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全剧充满着童话般的奇幻想象,并且让成人观众会去反思自己是否尊重孩子们内心的童真和想象力。整部剧作没有为了煽情而去故意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甚至还在很多常规的动情点,有意用幽默风趣稀释冲淡了创痛和伤感,使之情感纯粹真挚,通俗易懂不矫情。作品在充分挖掘人物思想情感、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独特风光等基础上,呈现了乡村日渐流失的生活与情感,以及浓郁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凝结着主创人员在现代文明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忧虑和思考,并呼吁广大社会群体要在精神层面上给予留守儿童更有温度和力度的陪伴与关爱,让每个人都为之深思感动。 本报记者 王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