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材市场处处“弥漫”鄱阳腔 双港人共富裕
“在杭州买建材,找师傅装修,说不定对方就是双港人。”鄱阳县双港镇党委王兴钦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鄱阳县双港镇3万人活跃在杭州建材市场,他们中有千万富翁,有百万中产商户,也有几十万元的普通小贩。他们互惠互利,建材老板把建材赊销给家乡人,搞工程承包的自然到家乡人店里选购建材,走“共同富裕”之。
“三六九,往外走!”2月22日,正月初九,鄱阳县外出的省际长途客运汽车鱼贯而出。双港镇荆塘村余国新就坐在前往浙江的一辆客车上。此前他在石狮一家鞋业公司打工,回到老家过年,被亲朋好友劝说而改道杭州,准备加入“荆塘村泥工”大军。据不完全统计,荆塘村600多名青年劳力在杭州打工,其中有400多人在工地上做泥工,绝大多数靠做泥工发家致富。
上世纪80年代,荆塘村的“名气”在五乡八村特别大,是鄱阳县出了名的光棍村,到50多岁没娶上媳妇的有40多个。“有女不嫁荆塘村”是当地流行的一句话。村民余国亮英俊、勤劳、善良,属于很容易让女孩心动的一类人,谁料,女方到他家走一遭,婚事顿时就泡汤。为此,余国亮憋着一肚子气“离家出走”。
到杭州后,余国亮在工地上做泥工,因为技术好、人勤快,业务不断。当年,余国亮不但还清了债务,而且带了几千元现金回家,家里人一下眼直了。返回杭州时,弟弟余国丰和村里几十人跟着余国亮一起来到杭州做泥工。
能吃苦耐劳,荆塘村的泥工班,很快成了杭州工地上一块金字招牌,每年都有干不完的活,接不完的业务。以后,工资也不断上涨,要招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村人不够,就到附近乡村“招兵买马”。
“只要有建设,就需要大批泥工。”余国亮说,做泥工是门手艺,也是一条致富之,一天100多元,还请不到人。如今,荆塘村家家户户有人在杭州,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村里的年轻人再也不愁找不到媳妇了。在荆塘村,不少村民资产超过百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比比皆是。
亲不亲,家乡人。你做泥工,不和你抢饭碗,可我也想发财,怎么办?那就做建材生意吧。余向东是鄱阳人,大学毕业后一直生活在杭州,去年装修房子时,在杭州秋涛买建材,开始用普通话,结果对方用夹杂鄱阳方言的普通话跟他讲价,一问才知是鄱阳人,原来整条街都被鄱阳人“垄断”了。在杭州市的石祥、沈半、秋涛等建材街,双港人成了杭州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双港镇东桥村委会羊角山村陈先赐。在杭州打拼了14年,资产上千万元。可他心里明白,这全靠老乡照顾。陈先赐告诉记者,开业第一年,自己不但没赚钱,还亏了3万元。当他给做泥工的老乡诉苦时,就有老乡把建材销售的信息告知他,比如哪里需要玻璃,哪里需要铝合金。老乡牵线搭桥,第二年,他就赚了10万元,生意也越来越火。“情谊值千金,这话一点不假。”陈先赐说。
10多年前,蒋昭爱来到杭州,踩人力三轮车,为工地临时拉点小件建筑材料,为工厂送点货。看到蒋昭爱为人老实,飞宏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老板戴捷看中了他。于是,蒋昭爱专门为他送送货。后来,蒋昭爱试着向做泥工的老乡推销建材,居然真为公司联系到几笔大业务。
从此,老板格外器重蒋昭爱,破格从运输部的一名普通员工调到营销部任业务部长。接着又升任为公司副总经理,管理一家分公司。再后来,蒋昭爱筹建了自己的杭州基业幕墙材料有限公司,由他公司完成幕墙装饰的西湖广场、黄龙体育馆等建筑成为杭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人脉就是财富。”蒋昭爱笑着说,工业发展讲究产业聚集,打工也是如此,聚在一起,大家相互照顾生意。此后,双港镇王先权、王运左、王达顺、王运朝等相继在杭州开建材店,一批出身泥腿子的老板应运而生。
买了建材,就要请装修师傅。搞装潢的双港老乡来到杭州,卖建材的老乡就把他们推荐给客户,慢慢地一些村民办起了“中介”,双港镇官田村石祥喜就是其中的一位。石祥喜有点文化,到杭州后,负责联系工程,然后发给村里其他人施工,他从中赚取介绍费,目前,双港镇官田村1000多名农民在杭州从事建筑装潢等服务业。
石祥喜告诉记者,虽然到杭州时间不长,但在这里创业很顺当,干一年可抵得上在村里干十年,希望有一天,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回家乡发展。
双港镇有3万多人在杭州创业,走到哪里都碰得到本地人,直达杭州的长途客车专线每天都有旅客来回,精明的双港人除了装潢,吃喝拉撒睡全都“肥水不流外人田”,有的开旅馆,有的开茶楼……花园村王龙后,2000年开始在杭州打工,先是到本村人王龙发开的建材公司上班,后来发现,那里来来往往的双港人多,就干脆在长途汽车站附近开了一家饭馆,自己当老板,女儿当服务员,妻子洗菜打杂,儿子当厨师,年收入达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