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富民产业 电白“一村一品”让乡村富起来
80亩鱼虾养殖基地如同一颗镶嵌在海边的大翡翠带动村民共同发家致富,3000亩沙糖桔基地葳蕤的枝叶中一个个红艳如小灯笼的砂糖桔正引领贫困户脱贫,3600亩萝卜基地做好“一村一品”打造村民最有盼头的产业,40000亩圣女果基地上采收果实的村民来回穿梭……这是电白大地当前丰收盛况的一个个缩影。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电白坚持突出重点、聚焦问题、成果转化,深调研、强作风、促落实,从山区、平原到沿海地区,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产业水平等措施,大力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实际成果,全力打造富民产业,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领头雁式服务引领,共闯致富路
蔡志旺是电白区岭门镇平岚村的一名党员,靠着一股干劲、拼劲、闯劲,勤劳朴实的他实现了创业梦想,鱼虾养殖规模达80亩,建成了一个综合性配备设施的鱼虾养殖基地,总产值210万元。守初心、担使命,蔡志旺主动、毫无保留地为养鱼养虾村民介绍养殖方法,向经济困难的村民低价甚至免费提供鱼苗、虾种。
随着村里的养鱼养虾技术逐渐成熟,规模不断扩大,面临资金短缺,销售渠道不畅,养虾风险增高等问题。对此,蔡志旺和农户一起共同商定了“五个统一”的措施,即统一采购苗种,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采购药品,统一生产模式,统一产品销售,共同破解了难题。如今,很多农户都在蔡志旺的带动下富裕起来。
3000亩沙糖桔助力脱贫
电白区小良镇建有全区发展沙糖桔种植时间早、规模大、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生产基地,并成立了小良丰顺种养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为民服务解难题,无偿提供沙糖桔果苗给社员种植,并以产品收购价格不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和农户签订产品收购合同,保障社员农户的利益和产品市场销路,同时合作社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就业,实施就业脱贫。
此外,合作社还与小良镇13个村委会有劳动力的农户206户共814人签订扶贫脱贫协议。如今,沙糖桔优良品种已在周边地区成功推广,种植面积3000多亩,直接带动3000多户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
打造农户“最有盼头”的产业
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是革命老区村,人口5785人,面积6.5平方公里, 2017年村里成立谭儒种养合作社,由村支部书记任社长,强化党建引领扶贫,确保安全运作,并把全村5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编入其中,签订购销合同,确保贫困户放心种植萝卜。“一村一品”让谭儒村贫困户和许多群众尝到了甜头,群众纷纷加入萝卜种植加工行业。
萝卜种植面积扩大到3600亩,占谭儒农业总产值51%以上,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萝卜种植500多亩,总产值达2460万元。在产销两旺的交易中,自发形成了全国特色的萝卜干交易一条街。谭儒村5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40000亩圣女果采摘,绘就丰收图
电白区委、区政府坚持把高效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促进圣女果特色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旦场、麻岗、岭门、霞洞等镇种植圣女果总面积已达40000亩。连日来,陆续上市的电白圣女果走俏市场,亩产利润不低于5万元,圣女果成为脱贫致富果,为电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旦场镇生龙村,当地贫困户在参与圣女果种植管理的同时,既能拿到务工工资,还能每年获得1300元分红。
当地贫困户邱秀告诉记者,白天在育苗基地做嫁接,晚上在车间帮忙分拣打包装,一天十来个小时能赚200多元,基本能保障月入3000元,圣女果大量上市时还能多赚2000元。
“在家门口就可以干活拿钱,又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邱秀的一番话,说出很多村民的心声。又如麻岗镇洋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依托“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在当地有36个,农户信心足,全镇圣女果种植面积猛增到1.4万亩,产值预计8亿元,对农民增收起到极大作用。该镇早些年误入电信诈骗歧途的在逃人员纷纷回来投案,如今已有不少于25名刑释人员回乡参与种植圣女果。
南方日报记者 李文才 通讯员 杨炳江 蔡焕 杨腾飞 赖广昭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