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双刀的京剧演员郭凡嘉:戏曲很小众?我不觉得
“薛丁山,我问你,你倒是愿意不愿意呀?”26日晚,在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上,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演员郭凡嘉道出一句婉转的念白,把率真的窦仙童诠释得恰到好处。
那是传统京剧《棋盘山》中的一个场景。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郭凡嘉提到,自己从小喜欢京剧,学唱戏不是只为了找份工作。她也并不觉得戏曲很小众:热爱戏曲的大有人在,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它更好地传播出去。
《棋盘山》里使双刀的女演员
时间倒放几个小时,26日下午,郭凡嘉早早跑到剧场,做一些准备工作:化妆、活动身体,抓空对一遍唱词……今晚,她担任主角的《棋盘山》正式开锣。
《棋盘山》是一出文武兼备的戏,饰演窦仙童的演员,又得有青衣的唱功,也得有武旦的武功,想演好并不容易。
“演好窦仙童,着实得有点体力。”郭凡嘉半是调侃地说,戏中窦仙童的武器是双刀,上面绣花还带着兜风的穗子,舞动起来特别消耗力气,所以,善使双刀的女演员极少。
这没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不断练习来增强臂力。《棋盘山》的导演也给郭凡嘉当过陪练,练到最后,郭凡嘉力气耗尽,常常把握不好刀的角度,把陪练手指磕破是常有的事儿。
“武旦行头又重,跟男演员一样,得有十几斤。最难的是,有一处开打后还有一段唱,又得连贯,又不能让观众看出我累得喘粗气,挺考验人。”演出结束,郭凡嘉感叹。
青衣花衫与刀马旦
在成为一名京剧演员之前,郭凡嘉先在戏校呆了七年,后来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国戏曲学院深造。
有些人学唱戏是为了谋份工作,她说自己不一样,“进戏校时就知道自己干嘛来了。我妈妈特别喜欢京剧,从小跟着听,我也能唱几句,后来就一门心思想当京剧演员”。
学唱戏得能吃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郭凡嘉10岁进入戏校,先是学青衣花衫,后来老师觉得她练功不错,又给单独加了一轨课:刀马旦。
现在看起来,双轨课对她很有好处,但当时对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却非常累。在郭凡嘉的记忆中,老觉着前三年天总是灰蒙蒙的,从来没亮过:为了练功起得早,回去的晚。
“但这份辛苦值得。后来我遇到了师父刘秀荣,得到她的指点,学会了《棋盘山》、《穆桂英大战洪州》等很多经典剧目,这些都是要求女演员文武兼备的戏。”郭凡嘉说。
她也就此得出一个结论:学戏这回事,“偏科”是不行的,“学生们得自己长点心,文的武的都不能松懈,两条腿走路才能把戏演得更好”。
揣摩人物性格,才能把戏演好
作为京剧演员,郭凡嘉戏路很宽,《战洪州》、《杨门女将》、《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基本都是有模有样。
其中,郭凡嘉塑造最为出彩的角色之一是穆桂英,从《穆柯寨》到《杨门女将》,年龄跨度达几十年之久。演得多了,她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比如窦仙童和穆桂英,两个人的经历很相似:都是忠臣之后被陷害,不得已落草为寇。如果你都按照一个路数去演,俩人毫无区分度,很可能把观众演得睡着了。”郭凡嘉解释。
她琢磨着如何塑造人物:都是“山大王”,但窦仙童天性率真,说话更直白,那么念白时就语速快一点,动作幅度大一点;穆桂英很有大家闺秀的意思,那就把唱腔速度放慢,动作幅度放缓,来表现她的沉稳。
“从人物心理出发去琢磨唱段,这是把戏演好的一个基本条件。”郭凡嘉解释。
戏曲需要创新 演员不能刻板模仿
演出之外,郭凡嘉是个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姑娘。她也在尝试着用微博、微信或者直播等方式来推广京剧艺术。
“2017年第一次演《棋盘山》,我把练功和彩排的场景做了一些小片段,每个大约一分多钟,定时发到网上,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郭凡嘉说。
“戏曲需要创新。当演员得继承老剧目里好的传统。但不能刻板模仿,光学一个表面功夫。”说到未来,郭凡嘉也有自己的小目标:将来能用更好的演出,让更多人喜欢上京剧。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