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电子版书建筑材料的用途建筑外墙材料分类建筑材料app

  出版社的窘境在我入行的1996年就可以感觉到

建筑材料电子版书建筑材料的用途建筑外墙材料分类建筑材料app

  出版社的窘境在我入行的1996年就可以感觉到。那时我参与编辑的大型文学双月刊《小说家》每期销量由鼎盛期20多万册一路狂泻到1万册,页码也由240页减少到176页,勉强称得上“大型”。百花文艺出版社虽然被称为中国散文重镇,被作家、翻译家萧乾誉为“散文振兴,‘百花’功不可没。”专业作家的著作总有出完的时候,下一步怎么办?《小说家》编辑部开拓思路,集思广益,决定编一套非专业作家随笔集,即“楼外楼随笔丛书”,取“山外有山建筑材料电子版书,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之意。第一批自然科学家选了竺可桢、梁思成、茅以升、李四光。

  上世纪90年代,电脑还没普及建筑外墙材料分类,更谈不上利用网络,联系作者家属或他们的下属只能靠打电话或查资料。负责这套丛书的是《小说家》编辑部暨小说室主任董令生,我作为“小力巴”跟着长见识。我们知道四位大师分别是物候学家、建筑学家、桥梁学家、地质学家,就先后到国家气象局、交通部、地质部多方寻找线索建筑材料电子版书,辗转找人联系建筑外墙材料分类。功夫不负有心人,先后联系到这些大师的秘书或家属,纪念馆负责人、研究会联络人。

  林洙的《大匠的困惑》写的是其丈夫梁思成建筑材料电子版书,1991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样联系林洙老师比联系其他大师的亲朋、下属方便多了。在林老师家里,董主任介绍“楼外楼丛书”是想出版自然科学家专业论文之外“见思想、见文采”的美文。林老师完全赞同,并愿意亲自编选梁思成随笔集。董主任问如果从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中摘选文章会不会有版权问题?林老师随口说了一句,应该没有;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50年代以来还没有出过单行本,教学用的只是油印本建筑外墙材料分类。董主任马上说,我们可以考虑出版单行本。于是,林老师拿出了四卷本的《梁思成文集》,其中第三卷就是《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建筑外墙材料分类。九卷本的《梁思成全集》则是五年后2001年梁思成诞辰100周年问世的。

  董主任给出版社主管领导、副总编闻树国打电话汇报“自然科学家随笔”的约稿情况,极力推荐意外收获——《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事情定下来了,分别出版“两史”的单行本。

  四位大师的随笔集陆续交稿。董主任把四部书稿分给编辑部四位编辑,我得到的是竺可桢的随笔集。丛书正式出版时名字改成“金鼎随笔丛书”。

  取名“金鼎”,是因为“古代把文字铸在鼎上,曰金鼎文或钟鼎文,当然全是些很重要的文字——于是就有了我们的‘金鼎随笔丛书’。又‘鼎’为铸造业,是为自然科学之举,‘鼎文’乃人文科学之属建筑材料电子版书建筑材料电子版书,这样就有了‘金鼎随笔丛书’的寓意: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随笔文章精粹。”闻树国分别为四部集子另起书名:物候学家的叫《看风云舒卷》,桥梁学家的取名《彼此的抵达》,地质学家的题做《穿过地平线》,建筑学家的称为《凝动的音乐》建筑材料app。他尤其为《凝动的音乐》这个书名得意。

  1997年11月,林洙在《凝动的音乐·后记》中说:“去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室主任董令生女士,言及百花正准备编辑出版一套丛书,将著名科学家除学术论文以外的著述汇集出版。这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这套丛书1998年4月一出版就受到欢迎,以《凝动的音乐》为例,四个月印刷三次,总印数16000册,后来还向港台输出了版权。2006年6改成了小16开,增加了几十幅插图建筑材料电子版书,起印就是8000册。

  林洙在选编《凝动的音乐》的同时也把《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复印件交给我们,并为前者写了后记,为后者写了前言。董令生编辑《中国建筑史》,而把《中国雕塑史》交给我这个生手编。这是迄今为止我责编的最畅销的书。这两史是百花社第一次做图文书,版式很费周折。对这种图文书的市场没有把握,开机只分别印了3000册。

  《中国雕塑史》1997年12月出版,一年内多次印刷,2006年又出版了小16开本。《中国建筑史》1998年2月出版建筑材料app,在当年8月的长春书市上被一抢而光,不断加印,第二年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提名奖。有些获奖图书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因为卖不动。而《中国建筑史》则是地地道道的双效书,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建筑材料的用途。2005年5月出版了小16开本,调整多幅图片位置,使图文搭配更合理,虽然定价涨到58元,仍一印再印。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董令生扩大战果,又组来并责编了梁思成用英文写作,其哲嗣梁从诫汉译的中英文双语版《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主编的《中国建筑艺术图集》(上下集)、《林徽因文集》(文学卷、建筑卷)以及其他人的十几种作品,竟由《中国建筑史》一部著作引出了一连串建筑名作,使百花文艺出版社新增了建筑系列,一时间,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黑皮建筑书成了书市上书店里一道抢眼风景。

  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中国文库”,主要选收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各类优秀著作建筑外墙材料分类。用编委会的话说,这些著作是“中国读者必读建筑材料的用途、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是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2007年9月,《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被收入“中国文库”第三辑的艺术类。“中国文库”版本的书都不上市销售,只表明这些书是经典,经受了时间和普通读者及专家检验。这是《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的第三个版本,也是最后一个版本。同一年,“两史”终止了在百花社的十年辉煌和版权,转战三联书店。

  多数双效书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策划出来的建筑外墙材料分类。但也有极少数双效书似乎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好像是白捡的,比如,《中国建筑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建筑类经典书籍推荐
  • 编辑:王慧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