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塑料材料

塑料包装的不当设计塑料原料的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塑料包装的不当设计塑料原料的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明确了主要经营发展的三大产业板块:汽车材料业务、ICT新材料业务和新能源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精力聚焦于发展汽车材料和ICT材料板块,并且重组了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以发展新能源业务板块。

  普利特汽车材料产业板块主要产品包括改性聚烯烃材料(改性PP)、改性ABS材料、改性聚碳酸脂合金材料(改性PC合金)塑料包装的不当设计、改性尼龙材料(改性PA)、长短纤维增强类材料、各类阻燃材料以及特种工程塑料等。主要应用于汽车内外饰系统、发动机系统、照明系统、底盘系统、家电设备、电子电器等。

  普利特ICT新材料产业板块主要产品包括公司自主研发的液晶高分子材料(LCP材料),主要产品包括改性LCP树脂材料、LCP薄膜材料、LCP纤维材料,应用于5G高频高速高通量信号传输领域、高频电子连接器、声学线材、军工航天材料等;同时,公司投资的半导体、光刻胶材料产业以及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绝缘材料产业也在积极研发或小批量供货中。

  普利特新能源业产业板块是以海四达为中心,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系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其细分产品主要包括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等,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智能家电、通信后备电源及储能等领域。截止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完成了对海四达的重大资产重组,海四达未来将是公司战略发展新能源业务的重要产业平台。

  公司采取集中采购的模式,由公司的集团采购部统一负责采购,具体模式如下:集团采购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优选确定合格供应商后,根据公司销售订单确定采购需求计划,拟订采购合同并向供应商采购原料,质检部门对来料检验合格后,最终由仓库验收。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保证一定安全库存量的前提下,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公司产品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公司具体销售模式为:公司每年度制定销售目标,按月由客户经理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月度计划,及时提交相应的采购计划,按需生产,并为客户提供全面周到的售后服务。

  对于长期合作客户,其付款方式给予一定信用期间(账期)和信用额度,公司总体给予客户账期在30天-90天之间;对于新客户,采用现款方式。

  改性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推动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加强前沿材料布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加强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应用水平,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因此,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随着近年来行业内规模内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大型国际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企业以研究开发功能化、高性能化产品为抓手,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轻量化”、“以塑代钢”等汽车行业趋势带动,叠加高性能环保汽车材料需求的增长和国产替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改性材料行业仍存在极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改性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改性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材料行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公司为国内外多家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包括宝马、奔驰、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吉利、比亚迪(002594)、奇瑞等车企,已成为国内改性塑料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公司与国内各大著名高校持续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研发中心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上海市汽车用塑料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司在微发泡材料技术、低密度材料技术、薄壁化材料技术、“以塑代钢”技术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汽车低散发材料方面,公司借助多年来汽车内饰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在汽车用改性塑料材料低气味、低TVOC领域处于行业优势地位;在高性能汽车内饰材料方面,公司多年攻关的低密度内饰材料和高性能爆破仪表板材料,打破数十年同类材料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及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未来公司将会继续保持和不断进步,以期在汽车材料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受工业数字化转型、自动化率提升、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智能手表等体现新动能的产品同比增速均在50%以上。下游电子产品对电子信息材料需求量的提高以及对其性能要求的严苛,加快了国产ICT材料行业的创新和整合。

  公司高度重视电子新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在5G万物互联通信技术的大背景下,公司抓住高端通信材料的发展机遇,积极布局LCP材料全产业链以及特种聚合物。LCP主要用于5G高频高速通信材料、电子连接器、以及其他特殊结构件等。公司的LCP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持有美国PCT专利,在申请发明专利16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公司于2007年布局LCP产业,是国内较早的公司之一,经过15年自主开发及产业整合,目前具备能够稳定生产对标国际主要厂商主要牌号的技术,同时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系列树脂。公司目前在LCP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具有2000吨LCP树脂聚合产能、300万平方米LCP薄膜生产能力、以及150吨(200D)LCP纤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在建设金山工厂二期的树脂聚合和挤出产能。公司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拉通产业链,同时具备LCP树脂合成、改性、薄膜、和纤维技术及量产能力的企业,其中LCP改性材料对国内外主要客户批量供货中,纤维已获得国际客户认可并量产供货,薄膜已获得下游客户的测试认可,即将批量供货。随着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同时叠加公司产能效益的释放,LCP业务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海四达专业从事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已有近三十年,是国内较早实现锂电池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之一,拥有应用于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新能源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海四达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拥有一支优秀稳定的技术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和高素质研发人员构成塑料包装的不当设计。凭借较强的技术实力,海四达多次承担和实施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创新基金项目,其多款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前海四达拥有三元、磷酸铁锂等电池产能共3.03GWh/年。

  海四达是国内较早专业从事二次化学电源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是专业的电源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是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目录企业,是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新能(603693)源汽车产业联盟副主任单位。

  海四达电源产品系列齐全塑料包装的不当设计、质量性能较好,在某些领域已具备与全球一流电池制造商同台竞争的实力,拥有大量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在电动工具领域,海四达电源与南京泉峰、TTI、浙江明磊、有维科技、江苏东成、宝时得、ITW等国内外知名电动工具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生产线)百得、博世的严格审核;在家用电器领域,海四达电源已成功积累了美的、科沃斯(603486)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市场拓展趋势良好;在通信、储能领域,海四达电源已与Exicom、中国移动(600941)、中国铁塔、中国联通等国内外大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海四达电源产品聚焦深化应用,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国产替代夯实基础。

  经过近三十年发展,海四达电源的“HIGHSTAR”品牌已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系主流锂离子电池厂商,根据高工锂电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动工具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海四达电源过去两年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稳居国内企业前三位。

  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的改性材料业务属于化工新材料行业,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之一。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汽车材料轻量化水平的提升,对于高性能轻量环保汽车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指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0%左右,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266.1万辆,销量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1.6%,新能源汽车趋势明显,公司可提供全方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解决方案。

  公司的电子材料业务,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导向政策中,都被列为重点发展和支持对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半导体、智能汽车等新技术兴起,以及以5G通信为首的新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国内电子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高端电子材料产品转型升级速度加快。随着5G通信、5G终端、智能汽车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应用日趋成熟,终端侧的需求将向上游强力拉动新材料学科的发展,催生新的技术浪潮。与此同时,伴随着大国科技竞争白热化,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产业指引下,上游材料的“卡脖子”问题已经成为打通我国产业链闭环的重要瓶颈,核心材料的“国产替代”已经迫在眉睫。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2022年度经营目标和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047.16万元,较上年同期提升13.18%。但同时,一方面受到全球地缘影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疯涨,上游主要原料及辅料价格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受到新冠病毒疫情隔离影响,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6.16%。

  报告期,经公司2022年第一次总经理办公室会议决定,同意公司与苏州骥聚千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设立锐腾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双方共同看好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绝缘材料在5G通讯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在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绝缘材料进口替代与技术创新。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绝缘材料作为ICT产业上游高端新材料,有望在未来成为公司ICT产业板块的重要增长点。

  报告期,公司与全资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锐腾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书》。由材料科技向锐腾制造转让其持有的与导热、电磁屏蔽、吸波、绝缘材料业务相关的所有设备和原材料。出售资产定价原则为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资产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账面原值,共计人民币1,368.66万元。此次交易是公司与苏州骥聚共同设立锐腾制造基础上的延续,资产出售将有助于整体业务发展的快速推进和落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通过资源互补,更有利于公司资产节约利用和产业协同发展。

  报告期,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444,94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0.64%,考虑分红除息影响后,最高成交价为13.3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0.4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79,346,753.74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回购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毕。

  报告期,公司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江苏海四达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海四达电源79.7883%股权,且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有权向海四达电源增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海四达电源“年产2GWh高比能高安全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二期项目”、“年产12GWh方型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年产6GWh)”两个项目投入。通过此次交易,上市公司将新增锂离子电池业务,快速切入储能、小动力锂电池等优质行业赛道,从而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运行的经营模式,实现公司主营业务向新材料和新能源的战略转型升级。同时,公司的业务和客户结构将进一步丰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公司更加长远、高质量地发展。截止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完成了对海四达的重大资产重组。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与研发 公司专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保持研发和创新的投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产学研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公司与国内各大著名高校持续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研发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上海市汽车用塑料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公司设立了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公司设立了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已被中国科协认定。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中国授权专利173项,授权发明专利16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在申请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66项(2项PCT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项,1件软件著作登记证书。报告期,在德系汽车硬塑无缝气囊爆破仪表板领域,公司系列产品陆续顺利量产,彻底结束了进口材料多年垄断的局面。报告期,公司在薄壁保险杠和低密度保险杠材料方面不断进行技术突破,获取多个主流新车型的项目定点,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报告期,在高性能良表观汽车内外饰材料方面,公司陆续新开发了多个系列的特殊外观产品,丰富了全套外观解决方案,在主流车型上获得大力推广及批量应用。报告期,在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和VOC方面,针对气味散发物质的来源进溯源分析,在气味和VOC的提升改善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满足各主机厂日益严苛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内饰材料的应用。 报告期,公司在提升高亮黑材料的性能和外观表现方面持续投入研究资源,陆续开发出了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多系列产品,形成了系统性的免喷涂材料解决方案塑料包装的不当设计。报告期,公司继续在光学材料领域开发和拓展多系列新产品,包括光散射、高透光、选择性透光等材料,结合不同的零件设计,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感官效果,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新势力车企注重个性化视觉体验的造型设计要求。 报告期,在智能化座舱材料方面,公司成功开发了具有低摩擦系数,具备吸波降噪特性的软触感材料,并积极与客户合作进行配方设计到注塑工艺优化,目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材料解决方案并应用于知名合资品牌的部分零件中。报告期,在通信绝缘材料方面,成功开发低介电高强度阻燃增强材料,已应用于知名高科技服务业部分产品中。报告期,公司开发出高氧指数薄壁阻燃系列材料,具有高流动性、低发烟及V-0级阻燃特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在多个行业领域有望获得大规模应用拓展。报告期,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尼龙)材料经过数年开发,实现批量应用,为公司业务拓展了新的航道。报告期,在工程塑料领域,按照公司的“双品牌、双引擎”战略,继续拓展高性能聚酰胺材料、再生聚酰胺材料、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在汽车、3C领域的应用,多款阻燃聚酰胺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得到应用。同时开发耐高温聚酰胺材料、长碳链聚酰胺材料应用在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报告期,公司在低碳环保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塑料原料的生产,整合了中美两地的资源以及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完整的低碳材料解决方案,陆续开发了多梯度全系列的低碳再生材料产品,并广泛的推广到各主流车企的内外饰及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多个系列的低碳产品已获得高端主机厂认可,已经或即将在多个主流车型的零部件中实现量产。 报告期,公司成功开发出高比强度高附加值LCP纤维产品,同时成功开发不同厚度及耐热等级的LCP薄膜产品。在注塑改性产品方面,公司紧紧围绕高频高速信息传输的要求,加快LCP在全场景的应用开发,成功开发并投放市场介电可调、超高流动、超低翘曲、高耐热、高绝缘性等LCP注塑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频高速连接器和特殊结构件等领域。 报告期,母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荣获青浦区百强优秀企业、青浦区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奖、青浦区“无疫工厂”等荣誉,普利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综合评估为良好。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母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参与的项目“汽车内饰件用高性能阻燃PC/ABS合金材料”荣获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获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国家政府的认可使得普利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也为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品牌与市场 “普利特”品牌在国内汽车改性材料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力,而且在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持续推进“双品牌、双引擎”战略,“高性能复合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各大品牌车企车型上广泛应用,包括BMW(宝马)、DaimlerBenz(奔驰)等欧系车企;GM(通用)、Ford(福特)和Chrysler(克莱斯勒)等北美三大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合资车企;吉利汽车、上海汽车、长城汽车(601633)、长安汽车、比亚迪、广汽汽车、奇瑞汽车等自主品牌车企。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共21款材料进入DaimlerBenz全球采购清单;累计有23款材料进入BMW的GS93016宝马集团标准材料平台;累计共80款材料通过认证进入福特全球采购清单;公司积极推进Audi体系材料认证,并有多款内饰材料获得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材料开发与推广,并已与多家造车新势力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多款材料获准认可及应用。 报告期内,鉴于近几年与各个新能源主机厂的整车轻量化方案设计和新材料开发的项目逐渐落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材料的销售收入增长迅速。产品质量和供货稳定性得到了主机厂和零部件客户的广泛好评。 报告期内,普利特作为汽车改性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普利特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部署,坚持关注环境保护领域,与合作伙伴们持续沟通,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低碳排放的绿色环保材料。同时作为碳中和行动联盟的首批理事成员,承诺探索低碳生产经营模式,主动探索智慧能源,推动了从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型,向节能减排再迈出重要步伐。 公司继续加大可再生材料的研发和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以及多年来中美两地的技术积累,在现有产品大类基础上,开发了可满足汽车内外饰及发动机系统使用要求的全系列再生材料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汽车用再生材料解决方案,并与多个中高端主机厂和新能源主机厂进行低碳材料的整车解决方案的验证工作,同时在一些零部件中已经实现量产。普利特再生低碳材料目前具有Ecolon,EcoleneTM,EcoreneTM,EcoloyTM等四大系列品种,近百种牌号的材料,助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塑料原料的生产,帮助客户实现低碳环保的战略目标。 3、管理与人才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础,普利特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将人才作为我们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普利特坚持加大人才投入,持续对销售、生产、研发等领域人员招聘,储备后备人才资源,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高度重视优秀管理团队的搭建和高、精、尖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始终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人才管理理念。公司通过合理和科学的评估方法,选拔优秀的人才,提拔与晋升有理想、有、有能力、有潜质的干部,建立满足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人才梯队,并对各位干部从心胸宽度、志向高度、见识广度、悟性深度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对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干部的培训计划,坚定执行以总裁、副总裁亲自带队指导的长期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以训战结合为原则,以岗上实践为基础,建立普利特公司管理干部的储备池。报告期,公司构建度的激励体系、优化薪酬管理体系、持续保持了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4、质量与服务 公司自创立起就将“争创世界一流”立为公司质量方针的核心内涵,并持之以恒加以坚持和发扬光大。我们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零缺陷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客户充分满意。 在质量管理上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司维护和实施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ISO45001:2018、ISO/IEC17025:2005等管理体系认证。美国PRETAdvancedMaterials,LLC维护和实施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IEC17025等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按照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拥有国内同行领先的检测实验室,配置了目前国际先进的专用检测装置。以实现我们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达到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和顾客信赖。 报告期,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复合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的“双品牌、双引擎”的材料解决方案,实施客户创造价值(VCS)销售模式,有效运营并持续改进普利特标准化管理体系(简称PSMS),建立集团全球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依托客户中心平台CCP,简化内部沟通流程,使得外部需求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公司从标准化管理体系着手,建立了质量激励机制,加强精益制造理念,不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完善的服务。 5、节能环保 “聚焦材料科技、创造绿色未来”是普利特的使命。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循环利用在全世界范围倍受瞩目,很多领域都开始将回收材料的使用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及强制要求,部分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提出关于汽车零部件回收材料的最低使用量要求。 在汽车环保材料方面,公司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努力,通过材料配方的优化、工艺的选择、设备的改进等方面的提升,使得公司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出低气味、低VOC的改性复合材料。 公司在产品研发与推广过程中始终坚持:(1)开发高强度、高刚性连续纤维增强改性材料,进一步提高改性塑料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实现汽车用材料轻量化,降低能耗;(2)提高汽车改性材料的使用寿命,开发同时满足多种汽车部件要求的高性能改性材料以减少材料品种,从而提高可回收性;(3)降低汽车材料散发物,提高汽车材料品质和乘员舒适性;(4)开发改性材料回收技术,提高改性材料的回收比例,降低合成改性材料的石油消耗;(5)充分利用天然材料,降低合成材料比例,开发有机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改性材料生产技术。PRETAdvancedMaterials,LLC利用材料循环技术生产改性PA材料,充分践行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理念。 2022年5月,普利特积极参加“双碳”专业知识学习,围绕“双碳”政策、碳市场现状、碳中和标准、碳核查基础、碳金融概述、以及“双碳”背景下的ESG投资等主题,结合碳中和实践分享等,加强专业技术支撑队伍的人才培养。 2022年6月,积极参加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CICES)企业开展碳排放数据收集和报送工作,汽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数据共建工作稳步开展。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的报送工作对推动汽车全产业链协同降碳及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6、数字化运营 公司通过深化应用开发、技术研发、战略研究三层次的研发架构建设,聚焦研发投入、平台优化和成果转化三大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公司创新性能力。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全球化运营能力建设,中美协同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全球项目、集团客户、CAE协同、采购共享和制造能力提升等度上取得实质性进步,全球化进程明显加速。 公司积极深入研究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结合信息化成果,在研发、营销和运营等部门率先启动信息化、数字化和知识化的“三化工程”,建设经营客户化导向和管理流程化导向,对标企业,领先行业,建立全面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形成数字共生、知识共创、能力共享的高效运营平台能级。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及行业形势风险 公司产品的销售会受到国家经济景气度和汽车生产及消费变化的影响,与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关联性。汽车材料制造是公司的基础与核心业务,同时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市场,因此公司业务的发展也与国内汽车生产制造业的荣枯休戚相关。 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巨大的颠覆之中,主要面临四大趋势——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这将彻底改变汽车制造商现有的商业模式。面对下游产业的变化趋势,一方面,公司要不断发挥自身在技术、制造、营销、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不断通过产业整合,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持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不可回避的全球化和产业趋势,公司应顺势而为,把握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抓住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材料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机,通过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替代进口,化危机为机遇,从容应对行业格局变化。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料合成树脂的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受国际与经济原因的影响,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增长较快,导致公司原材料成本较高。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通过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调整对下游客户的产品价格传导具有滞后性,公司无法快速地通过调整销售价格来达到增加公司毛利率的目的。 面对国际和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及其所致的国际原油价格可能出现的快速上涨,公司应积极对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和反应。另外,公司需要建立适度原材料库存政策,削减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3、知识产权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产品的配方和工艺,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并建立了相关专利授权和登记的相关措施来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但公司无法逐一地对众多专利申请保护,而且发明专利审查公告周期较长,因此公司相当部分的技术是作为技术诀窍进行保护,不能排除有关人员违反公司规定对外泄露配方或被他人窃取的可能。 公司一方面在技术机密的管理上设置权限,禁止不相关人员接触受保护的技术机密。公司积极开展薪酬和绩效管理,通过管理层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承诺,明确了每位员工的岗位说明书、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评核表,建立实施宽带工资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公司实施包括员工持股计划、核心团队价值创造与红利分享激励计划、事业合伙人制度等多种方式在内的多层次激励措施,来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4、人民币汇率风险 公司部分原材料来自国外进口,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将继续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将通过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适当加大人民币结算的材料采购比例;充分运用财务金融工具降低美元敞口风险;争取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降低美元负债比例;或者通过将美元负债转换为人民币负债等手段,将人民币汇率风险降至最低。 5、海外子公司管理风险 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正在稳步推进中,在美国和欧洲均设有子公司。未来,公司将持续全球化发展。公司全球化过程中,将面临海外并购涉及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工作习惯、社会习俗、工会、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未来境外相关政策、法规也存在调整的可能,进而可能对境外公司的人事、经营、投资、管理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如果在这种环境下不能有效运营海外子公司,将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较大风险。 全球化是普利特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过收购美国PRETAdvancedMaterials,LLC后,普利特已经在收购海外公司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对海外子公司管理中,普利特也储备了具有全球化球视野及经验的人才。同时,针对全球化中的可能风险,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坚持严格遵守相关国际法规与制度,尊重所在国家文化传统,聘请具有丰富海外行业管理经验的全球化管理人才,充分发挥本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公司全球化风险降到最低。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普利特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史丹利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联通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塑料包装的不当设计,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