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居家材料  洁具

累计募资15亿美元、三年开店万家,便利蜂借“算法”逆势扩张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6-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累计募资15亿美元、三年开店万家,便利蜂借“算法”逆势扩张

昔日北京便利店“霸主”全时陷入关店危机寻求合作时,便利蜂再获资本输血引关注。

5月25日,有消息称,便利蜂累计募集资金已达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全球顶级PE、国家主权基金、国际一流大学基金以及超大型互联网公司。对此,便利蜂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北京地区门店确实已实现盈利,关于募资的消息也属实,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中国便利店市场。”但对于融资更多细节,该负责人表示暂不便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与全时因资金断裂关停京津区域门店相反,疫情期间,便利蜂加快了自己开店的步伐。今年以来,便利蜂不仅在原有的华北、华东市场加大开店力度,还陆续进入广东、山东、河南等省市。截止2月,便利蜂在全国已有1500家门店,北京地区门店超500家。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此前表示,按照内部规划,便利蜂已将未来3年的门店目标数上调至1万家。同时,便利蜂所有门店均为直营。

三年直营店1500家、北京门店两年实现盈利,便利蜂的速度和成绩在零售行业前所未有,但中间也饱受争议。此前,全时因资本引发的崩盘让整个行业反思:依靠资本输血的新零售便利店模式还能挺多久?而再获融资的便利蜂前路几何?

三年扩店至万,还要烧掉多少钱?

与其他便利店相比,从创立起就强调“算法驱动”的便利蜂稍显“非主流”。2017年,处于初创期的便利蜂因同时布局共享单车、无人货架和新零售三个烧钱风口一炮而红。除横跨风口外,便利蜂还因“坚持直营、高速扩张”饱受质疑。

不同于7-11、罗森、全家等日系便利店采用加盟的方式,实现店面运营的扭亏为盈,便利蜂所有门店均采用直营模式。尽管是直营模式,但开店快一直是便利蜂的标签。自2017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后,仅三年多的时间,便利蜂就已经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了1500多家店。其中,北京门店数量就超过500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4年进入北京市场的7-11只有280多家门店,2013年进入北京的罗森才100多家门店。

此前,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表示,按照内部规划,便利蜂已将未来3年的门店目标数上调至1万家。

高速扩张背后的逻辑在于,便利店作为一门薄利重运营的生意,需要一定密度的门店数量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协调作用。资深零售业观察人士、灵兽传媒创始人陈岳峰认为,便利蜂前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去开拓市场,未来如何盈利将是一个问题,并且,随着开店速度的加快,便利蜂的人力、资金、商品供应储备都将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不过,据便利蜂表示,目前北京地区门店已实现盈利,累计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6亿)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中国便利店市场。尽管新获融资的便利蜂在扩店方面底气十足,但在全时关店风波的发酵下,对便利蜂资金压力的质疑声再次响起。

有便利店资深人士粗略估算,按照一家门店的装修、设备至少在60万元左右计算。以便利蜂3年内1万家店的目标为准,再新增8500家店铺意味着要投入51亿元的前期资金。而这并未将运营成本算入其内。记者从一位便利蜂内部从业者得知,一家开在北京核心商圈的便利蜂门店,大约400平方米左右,每日租金约为4500元。

此外,便利蜂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称,今年将在天津市武清区建造中国最大规模、自动化水平最高、设施最先进的鲜食供应基地,一期工程面积达30000平方米,预计2021年底完工。这一系列举措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天眼查信息显示,2017年2月,便利蜂获得斑马资本3亿美元的A轮融资。2018年10月,便利蜂获得腾讯投资及高瓴资本的2.56亿美元战略融资,共计5.56亿美元(39.3亿元人民币)。2019年初,被曝出“考数学裁员”事件后,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发内部邮件称,公司目前的资金储备达到了数十亿元,这是公司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疫情促使行业洗牌,数字化或成关键要素

事实上,从2018年至今,便利店行业就不停传出借由资本疯狂扩张,资本冷却后关店倒闭的消息。最近,全时便利店关闭京津地区门店的事件也让行业重新思考,便利店到底该如何经营才能成为一门好生意。而此次便利峰再获融资无疑提振了行业信心。

蓝鲸记者采访了一位资深风险投资人对于此事的看法,该投资人表示:“在慢行业走资本推动的快模式,便利蜂善寻风口也会讲故事,但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选址、选品、供应链和周转率。一切不回归商业本质的发展,最后都只是昙花一现,比如ofo、摩拜等。数字化若是真血液,看好便利蜂的发展,如若不是则相反。”

据了解,从创立之初起,便利蜂就自定义为“算法”驱动的科技公司。就如同公司愿景中所说的,“便利蜂将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改良现有的零售模式。使用大数据和智能软硬件,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购物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围绕每个用户个体进行专属服务,使用户获得切实的便利。

自带互联网基因的便利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着让资本兴奋的话题。无论是布局共享单车、无人货架,还是引进7-11团队、整合供应链、尝试外卖业务、加大生鲜品类,以及3年万店的扩张速度。便利蜂在引发质疑的同时,也获得了资本的肯定和支持。

在便利蜂创始合伙人庄辰超口中,便利蜂更像是一种未来形态,并且与其他便利店不同,它更注重的是背后的数据,而不是当下利益。他认为,便利蜂通过全链路数字化,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便利店日常经营决策中人的不确定因素,实现“系统管店”,由此实现门店的快速扩张。

目前,在疫情的助推下,国内便利店行业已进入洗牌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便利店们在不断外延扩张的同时实现商品差异化,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将会被淘汰,经过规模化发展后,会慢慢走向资本化、品牌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对于便利蜂而言,能否顺利实现扩张无疑考验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如今的便利蜂早已不再讲述共享单车、无人零售的故事,而是开始专注于打造供应链能力、探索更多的业务边界。

供应链方面,便利蜂除了加大门店的数字化改造外,还将在天津市武清区建造中国最大规模、自动化水平最高、设施最先进的鲜食供应基地。探索业务边界方面,便利蜂选择了探索门店业务可行性,也就是洗衣、打印等诸多方面。

饱受争议的便利蜂,是在不断构筑自身竞争壁垒的同时顺利实现扩张且盈利,还是在烧完资金之后被戳破泡沫?蓝鲸财经记者将会持续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桂枝茯苓胶囊价格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