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居家材料  地板

丽江古城文学对话 | 诗人舒婷:只要能打动读者就是好诗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诗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生活方式。

80年代诗歌占据了时代精神生活的中心,而今,有人认为诗歌边缘化了,也有人认为时代更多元,多中心是时代解放的标志。诗歌语言和精神生活之间有何关联?

34
7月12日,“诗歌语言与时代精神生活”名家对谈在丽江古城雪山书院举行。从左至右为吕约、于坚、舒婷、陈仲义、树才。(北京出版集团供图)

日前,“诗歌语言与时代精神生活”名家对话在丽江古城雪山书院举行。众多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聆听诗歌于今人的意义。

“诗人兰波说诗人是通灵者。世俗和神性之间的一种关联是通灵的人,这也是中国和西方对理想诗人形象的定位。屈原是楚国的一个大祭司,在楚辞里面有很多写祭祀的语调,是与神通灵的。”诗人于坚认为,诗人可以谈论一切,也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

“我曾经有语言洁癖,经常为这个感到痛苦。也有诗人说过我,不要字字珠玑,这会累死自己,也会累死读者。他的话对自己启示非常大,如果要求作品字字珠玑,就没有了张力。后来自己写散文,让语言松绑更加自然一点。”舒婷认为,诗歌可以很生活化,有些打工者写的诗歌也让我们非常感动。撒娇派、口语诗……无论什么诗,只是诗歌的形式,只要能打动读者就是好诗。

树才谈到,诗歌最大的“美”就是真实。现代诗过于向往表面的“美”,而口语诗试图解决现代诗里面“美”的问题,要寻找深入到自己的语言。“诗歌写作是对语言做贡献,而非树立时代精神。舒婷的《致橡树》深入人心,不是因为教科书的超级平台,而是其语言在那个时代里是最美的,心灵是最真的。”(文/千龙网记者 纪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