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居家材料  厨具

就业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完备 有一种幸福叫"在成都就业"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日前,“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出炉,成都连续11年蝉联榜首,同时还首次获得了“幸福就业强市”单项奖。紧接着,“情系家乡·蓉创未来”宣传推介会走进上海,这既是一个政策宣讲会,也是一个返乡创业的动员会,鼓励和引领广大川籍在沪农民工返回家乡干事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连着千家万户。完备的就业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广阔的发展成长空间,造就出有一种幸福叫“在成都就业”。

  政策好

  为劳动者铺平就业道路

  简阳市飞龙乡协议村的李蒋德,常年在上海和深圳等地打拼,父母的年岁日渐增长,他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

  徘徊不定之际,李蒋德了解到成都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说干就干,李蒋德回乡组织了20多个村民一起创立了简阳市桃李春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了让广大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留得住、过得好,我市实施了农民工充分就业稳岗、职业技能提升、市民化促进、权益保障、关心关爱“五大行动”,李蒋德就是受益者之一。

  “就业创业20条”“人才新政12条”“返乡下乡创业15条”“全民技能提升计划”…… 成都一系列稳就业、惠民生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劳动者们铺平了就业道路。“5+5+1”的现代产业体系,66个产业功能区,催生着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按季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按年发布的人才资源状况蓝皮书、产业人才招引白皮书,让劳动者就业更加从容。

  今年以来,全市劳务转移输出247.0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70.92亿元,人均劳务收入27152.82元,同比增加1414.21元;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2.3万人,实现产值2.8亿元。

  有保障

  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成都,让每一位暂时身处困境的劳动者有保障。青羊区少城街道过街楼社区的袁淑芬有切身体会,她原本在东马棚街开了一个干杂店,一家和睦,生活幸福。丈夫的病逝为她的幸福按了一个暂停键,瘦弱的袁淑芬没有办法撑起干杂店的重活,无奈之下她只能将干杂店顶了出去。彻底失业,年龄偏大、无技能的袁淑芬参加了好几次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袁淑芬的情况后,随即对袁淑芬展开了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基地、公益性岗位、962110服务中心平台三位一体的就业援助体系,让像袁淑芬这样的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三次职业推荐和一次职业培训的“3+1”动态跟踪服务。

  很快,青羊区少城街道过街楼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急需保洁人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把这个岗位推荐给了正在找工作的袁淑芬。

  据悉,“一帮一”和“一人一策”的特殊就业援助帮扶以及公益性岗位是托底的安置,却也不折不扣地兑现着市委市政府关于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选,两个工作日帮助就业”的社会承诺。今年以来,全市60家援助基地已吸纳就业困难人员4715人,公益性岗位在岗1.38万人;开展就业援助服务活动375场(次),帮助1.9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能成长

  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覆盖

  在成都,就业不仅是谋生手段,还有提升发展的成长空间。

  “全民技能提升计划”“技能成都”品牌建设,覆盖全体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每一位成都市民都可以参加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享受技能提升补贴。同时,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的直播课堂、在线考试、职业能力测评,已上线的60个专业培训包、1400个课件,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

  今年以来,我市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等平台资源,预计完成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14.5万人,组织实施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2.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预计将突破21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将超过65万人。

  本报记者 王雪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