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万佛寺:见证成都成为丝路与长江通道的交汇点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北方丝绸之路由于战乱阻塞,以成都为起点的“河南道”成为南朝连接西域的主线,成都同时成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丝绸之路与长江通道的交汇点,来自东西南北的文化要素在成都交流碰撞,诞生了一座不逊于北朝云冈石窟的艺术宝库:安浦寺,明朝改名万佛寺。
万佛寺遗址出土 南北朝精美石刻
在四川博物院万佛寺石刻馆,陈列着一座秀骨清像的阿育王像。这座阿育王像1937年在成都城西出土,当时,农民种田时掘出石造像12尊,头像26个,均与真人大小相类。这批造像大部分被当时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1950年入藏四川博物院。考古学家们认为,发现造像处为万佛寺故址。
据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 年)该处就曾出土过造像,当时也是农民掘地时,“忽出残石佛像,大者高如屋,小者卷石。皆无首,或有首无身,无一完者……凡百余。”
1953~1954年间,中铁二局和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在此地进行基建工程时,又发掘出一批造像。在四川博物院万佛寺石刻馆,还陈列着1953年出土的一件梁中大同三年观音背屏式石造像,该造像通高44厘米,底座长38厘米,厚15.8厘米,系红砂石凿成,造像龛为圆雕小龛。龛的正面正中雕刻一菩萨,其旁两侧分别排列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龛最下为一排伎乐像。龛背面上部浅浮雕礼佛图,下部为题记,纵刻12行,约70字。龛的两侧面浮雕一力士像。该造像为四川博物院所藏一级文物。
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研究员何先红介绍,万佛寺遗址自清光绪八年(1882年)以来,多次出土各类佛教造像共计200余件,以四川博物院收藏最多,共计63件,其中南朝造像就有41件。
万佛寺遗址位于今天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与白马寺街交叉路口北侧,此寺相传始建于东汉延熹年间(158~167年),从南朝至明代的千余年间香火不断。根据文献和出土造像题记可知,南朝时此寺名安浦寺,唐代名净众寺,宋代改名为净因寺,明代时名净因寺、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明末毁于张献忠与明王朝交战的战火。
成都在汉代已经“列备五都”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易立介绍,三国后期,蜀汉被魏所灭,西晋后期,賨人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成汉被东晋恒温所灭,东晋宁康元年,前秦攻取成都,淝水之战后,成都又被东晋收复。进入南朝之后,成都属建康政权版图,一直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侯景之乱后,成都一度并入西魏疆土,后又为周所领,直到隋朝统一天下。
易立介绍,南北朝时期,成都佛寺林立,除了益州名寺安浦寺(万佛寺),还有福感寺、金华寺、海安寺、圣寿寺……近年来,除了在万佛寺遗址,在成都的西安路、下同仁路、商业街、实业街等地,都出土了不少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这些南北朝石刻造像,以万佛寺石刻为代表,反映出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在成都的交流碰撞,促进了成都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成都在南北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都成为长江上游连接南北的经济、文化传播中心。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一民表示,成都的文化繁荣,西晋史学家陈寿著有《三国志》,东晋史学家常璩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南北朝时期,成都还成为商贸重镇。成都在汉代,已经“列备五都”,成为都城长安之外的五大工商业大都市之一,其原因之一是成都的丝织业发达,是丝绸之路的货源地。到了三国时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温度普遍下降,山东、河南等的蚕桑业受到严重影响,襄邑等地的丝织业受到沉重打击而衰落,成都作为全国最大的丝织业制造中心,其产品供应海内外,此种垄断地位持续了整个南北朝时期,并一直保持到隋唐。
南北丝路贸易网通过成都连接
为何在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时期,成都却能保持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荣?这就不得不提到曾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条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河南道。
从成都出发,沿着岷江溯流而上,经过汶川、茂县、九寨沟、若尔盖,经甘肃,然后再到青海,并从青海进入西域,这条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辟的道路,就是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河南道。
何一民介绍,秦汉以前,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并延续了2000多年的发展,汉以后,张骞凿空西域,开通北方丝绸之路,成都的蜀锦等丝绸产品一直是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而在南北朝的200多年间,当河西走廊交通因战乱受阻,北方丝绸之路中断时,成都承担起了对外交通枢纽的作用,一方面成都与南方丝绸之路的联系仍然保持,民间交往频繁;另一方面,以成都为起点的“河南道”在此时此刻取代北方丝绸之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时的成都,成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起点,并通过长江通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成都以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国际大通道的枢纽,“自此,南北丝路贸易网通过成都这个枢纽连接在一起。”何一民说。
本报记者 汪兰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