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最权威论坛首次离开北京选择落地成都
又一场重磅行业论坛落地。
昨日,“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制造强国建设现场交流会”在成都举行,这是论坛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地点举办。
本次论坛以“创新引领,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主题,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现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地方政府、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700余人共聚成都,畅议智能制造、工艺创新、产业基础、质量水平、示范区建设等领域。
论坛还发布《制造强国成都宣言》,总结论坛成果,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首次离京
制造业最权威论坛为何选择成都?
对非行业人士来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或许是个陌生概念,但对制造业领域来说,这是业界最具有权威性的论坛。
论坛每年一次,重点聚焦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实施等方面,开展具有前瞻性、专业性的讨论与交流,为制造强国战略的顺利推进、领导小组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撑。
“2019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是“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地点举办。
论坛首次离京,为何选择成都?现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委员胡汝银用“走在前端”来形容成都制造业。成都是全球主要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首批、中西部地区唯一授牌的“中国软件名城”,也是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落户成都,将带来什么?在行业人士看来,众多国家顶尖专家院士和国内制造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成都,有利于帮助成都找问题、出思路、谋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成都城市知名度和在国家制造业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有利于成都在全国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找准路径、突出特色、探索先行示范经验,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样本城市;有利于国内制造业领军企业代表了解成都、投资成都。
现场发声
发布《制造强国成都宣言》
现场,论坛发布《制造强国成都宣言》,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论坛认为,智能制造是推动我国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升级的主要抓手,通过“并联式”发展方式,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论坛认为,制造工艺是制造业的灵魂和核心,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制造业企业的看家本领和商业秘密,通过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赋能制造工艺的创新。
论坛认为,示范区建设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要高标准创建,动态化管理,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同步考虑质量布局、质量创新和质量生态建设。
论坛提出,要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突破产业发展技术来源瓶颈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企业和高校成立创新联合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论坛提出,要强化工业基础,大力实施“突破工程”“工业强基工程”“隐形冠军培育工程”,解决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紧迫问题。
论坛提出,要强化金融对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持和服务。聚焦制造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
论坛希望,在全国大规模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和智能升级,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质量效益。
论坛希望,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制造业,奋力实现制造强国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论坛希望,成都市继续担当国家制造强国建设的排头兵,在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建设等方面为全国贡献先行经验。
专家建言
成都、四川如何抓住
制造强国机遇?
中国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成都、四川如何抓住制造强国机遇?现场,专家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宗良看来,制造强国为四川带来诸多机遇,他从金融角度提出建议。
“健全与产业生命周期适应的金融体系,构建与强国相适应的产业链。”宗良举例,针对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有比较专业和适应的金融服务,比如“创业阶段的风险或创业投资;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需要银行和资本市场等,需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推动科技银行、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企业基金、科技租赁、科技担保等全面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探索银行支持科技中小企业业务的新方式。”
宗良表示,要从全产业链视角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要支持银行与创投、证券、保险等机构合作,创新覆盖全产业链的交叉性科技金融产品。
同时,还可以借鉴德国等发展经验,建立一批大型企业引领、大量特色中小企业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推动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不断升级,同时对标国际标准,打造世界级产业群。
宗良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和培育新动能,比如关停、转移低端,转型升级中高端。同时,精准发力补短板,从制度环境、人才建设、财税金融、基础保障等各个方面统筹推进,重点在推动创新和优化环境上下功夫。
在胡汝银看来,成都科技、文化、教育等都非常发达,制造业基础扎实。他鼓励成都企业抓住科创板等机遇,升级转型,诚信经营,把脚踏实地和专业精神结合起来,善用社会资源,创造价值。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