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建筑材料  钢材

解密茅台镇:茅台仍一瓶难求 代买一瓶酒可获400元报酬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7-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无论茅台怎么更名,人事如何变动,茅台酒还是一瓶难求。在茅台镇只有两处茅台直销点,一处是国酒文化城,一处是茅台国际大酒店。不过这两处售酒地点也设置了诸多购买条件。前一处地点凭借身份证一个月只能购买一瓶,后一处地点只有入住的客人才能购买,并且一人只能购买两瓶。

  6月30日,国酒茅台正式更名为贵州茅台。半年多以来,茅台集团发生了不少重大变化,比如制定领导打招呼记录制度,茅台原董事长袁仁国被双开,集团发生重大人事变动等。作为国内知名酒企,茅台集团的每一次变动都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惹来不少争议。无论是茅台的投资者、经销商,还是依托茅台酒生存的茅台镇人,虽在茅台的一次次潜流暗变中悲喜交替,但依然停不下忙碌的脚步。

  大门上“国酒”俩字已经被拆除

  7月2日下午,一进入茅台镇地界,茅台酒的广告,以茅台命名的楼盘、道路等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眼帘。自从表述更名后,一些建筑物上的广告还没来得及更改,依然写的是国酒茅台。不过茅台集团大门上原来写的“国酒茅台”中,“国酒”二字已经被拆除。

  更名过后的茅台集团似乎没受什么影响,包装车间的机器依然在高速运转,包装工人们整齐地坐成一排,系绳、装盒……动作利索干练。酿酒车间也不断传出隆隆作响的声音,虽然旁人无法进入,但依然能闻到浓浓的酒糟味。

  但在这忙碌的步伐背后,却是人事上多次暗流涌动,更迭交替。

  第一次大的变动无疑是袁仁国时代的结束。今年5月,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袁仁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搞权权、权钱、权色、钱色交易,大肆为不法经销商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提供便利,严重破坏茅台酒营销环境;大搞“家族式腐败”,最终被双开。

  自从去年5月份袁仁国突然离任后,李保芳便开始接棒掌舵茅台集团。不过,今年7月2日,茅台再次更换了集团领导班子,李保芳不再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职务,不再代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职责;李静仁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职责;万波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刚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售酒点排起长龙 茅台仍一瓶难求

  无论茅台怎么更名,人事如何变动,茅台酒还是一瓶难求。在茅台镇只有两处茅台直销点,一处是国酒文化城,一处是茅台国际大酒店。不过这两处售酒地点也设置了诸多购买条件。前一处地点凭借身份证一个月只能购买一瓶,后一处地点只有入住的客人才能购买,并且一人只能购买两瓶。

  7月4日下午,在茅台国际大酒店的一楼,不少人已经在一处写有“贵州茅台”的门店门口排起了长队,门口还有专门维持秩序的保安。有工作人员推来一车箱装的茅台,还没等进店,就围上来一拨客人,保安只好上前将人群驱散开,扯着嗓子不停喊着排队。这些顾客都是茅台国际大酒店的客人,很多人不惜花费700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房费来获得买酒的资格,在他们心中,名字变了,但酒没变。而在国酒文化城内也是如此,很多人专门花60元门票进来排队购买茅台酒,尽管只能买一瓶,但是相对于住酒店的途径,成本要低很多。

  无论是选择哪个地点,在他们心中,如此大费周章入手“茅台”,都是值得的。有白酒行业的经销商表示,茅台酒本就供不应求,还有不少经销商喜欢囤货,尤其是茅台更名之后,囤货得多了,市面上能流动的茅台少之又少,很多人付出大代价入手茅台酒也可以理解。

  代买一瓶酒可获400元报酬

  因为种种购买条件的限制,茅台镇也催生了“代买”群体。在酒店蹲点的酒贩子刘洪告诉记者,他们为了能够收购茅台酒,专门在此蹲点,委托入住这里的客人帮忙买酒,可获得100元到400元不等的费用。如果客人能够买到五星级的茅台酒,可以获得400元的报酬。“会根据茅台酒的级别对客人的报酬进行定价。”刘洪讲述,“有些客人过来入住就是为了买酒,所以我们会盯那些为了别的事情而来的客人。能够拿到报酬,很多客人还是愿意做的。”

  刘洪讲述,有时他们也会自己花700多元开一个最便宜的房间来获得买酒资格,尽管如此,还是能从中获得不少差价。“有些酒就算除去雇人和开房的成本,一瓶倒卖后也能赚取上千元的差价,好的时候一个月就能倒卖几十瓶茅台。”

  茅台镇摩的司机李先生除了是司机还帮人买酒,“据点”就在国酒文化城。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证一个月买上一瓶茅台,并且他还会花钱雇买手去买,一瓶酒的报酬是200元。“有些客人不愿意排队,或者有些人赶时间不想自己排队,如果有人能帮着排队购买,多花点钱他们也是愿意的。”

  不能只有茅台 应该百花齐放

  其实,在行业人士看来,只要酒的品质没有变,更不更名其实对茅台的销售不会有什么影响,茅台去掉“国酒”二字后,反而能为白酒行业其他品类的酒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谁做得好,谁就是国酒,这样其他的白酒企业也更有干劲儿,有利于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一名当地的白酒经销商告诉记者,不能只有茅台,应该百花齐放。

  一位网名叫“茅台900元真不算高”的茅台投资者表示,茅台去国酒化首先是遵守商标法。至于销售问题,贵州茅台酒已经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它的历史渊源不可更改,没有国酒称号它也是“无冕之王”,所以去国酒化并不会影响其销售。

  领导班子更换,有人觉得,从整体上看是好事,资本层和经营层至少在形式上有所分离,符合上市公司的治理准则。资料显示,李保芳自经贸委空降、李静仁自水库和移民局空降,这次班子更替,一些领导层并不是从茅台内部培育出来的人才,不再遵循茅台内部培养提拔接班人的传统。

  此外,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袁仁国被查以及贵州茅台内部持续的一系列反腐动作,肯定能有效打击市场上的囤货、炒货现象,对茅台酒价格回归正常水平有一定引导作用。

  茅台镇两千酒厂,盼着茅台涨价

  赤水河畔遍地酒企酒商,销售“傍大哥”靠缘分

  一进入贵州省茅台镇,一股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中国第一酒镇”的名号,也能从这酒气中感受到一二。

  茅台镇因出“茅台”酒而闻名天下,但茅台镇的酒不止“茅台”一种。茅台的品牌地位给整个茅台镇的白酒行业带来了不少发展机遇,众多酒企搭上便车,但真正走出去的并不多。当地人表述,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加起来有2000多家,但是注册过的却只有300多家。

  酒企遍地

  尽管有赤水河穿过,7月的茅台镇还是干燥、炎热,靠近河畔的空气中,弥漫的酒糟味更是浓烈。河畔旁、山坳间,大大小小的酒厂到处可见。

  茅台镇的酒企不少是沿河畔两岸驻扎,顺着赤水河行走,制酒企业、卖酒商家密密麻麻连成一串。茅台镇的白酒厂家到底有多少?有人说有2000多家,有人说有3000多家或者更多。但是,最保守的数字是不低于2000家,而注册过的却只有300多家,其中,知名酒企不过十来家。

  当地一名白酒经销商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数字是有依据的。前几年,当地有一个管理模式,所有酒厂按照窖坑收费,最后有点规模的酒厂统计出来有2000多家,这还不算小型的私人作坊。

  李先生介绍,茅台镇的白酒行业黄金时期集中在2008年到2013年,在这段时间,白酒厂家迅速扩张,竞争激烈,销售业绩也是连年攀升。

  除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借力茅台的影响力。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以后成为白酒第一品牌后,茅台再次发力,为茅台镇的白酒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加上贵州省政府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各路资本开始投资茅台镇的白酒资源,一时间,这个赤水河畔的小镇,白酒产业遍地开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外地推销镇上的白酒品牌,说了品牌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我们说是茅台镇的,对方就会‘另眼相看’。”李先生开玩笑说,“有种傍上了大哥的感觉。”

  蹲点售酒人

  茅台镇的独特气候环境和地势优势,成就了茅台酒,也成就了茅台镇的白酒行业。反过来,茅台镇的白酒行业也成就了茅台镇人。用当地人的话说,在茅台镇,家家户户都称得上是酒家。除了生产酒、卖酒、在酒厂打工等,还出现了蹲点售酒人。和普通的销售不同,他们有固定的售酒地点,比如茅台集团大院、景区门口,只要有人提到酒或者问路,总会有一些陌生人凑上前来询问是否买酒。

  贺先生就是蹲点售酒人之一。他的工作范围集中在茅台集团一处包装车间前不过几百平的空地,就在小小的范围内,他却能“狩”来不少生意。他说,当年茅台用了村里的土地,自己曾有机会进茅台集团工作,但他当时只有十九岁,因为不懂事就没去,这么多年过去了,虽有遗憾但是不后悔,如今成为一名蹲点售酒人,不但自由,收入也很可观。“我卖好几个品牌的酒,客户有大有小。”贺先生说,像自己这样的蹲点售酒人不少,就这几百平的空地就有十几个蹲点售酒人,茅台集团的其他地方也有不少。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售酒?贺先生带着茅台镇人特有的自豪感概括道:“以前都是茅台走向世界,现在是世界走向茅台。”

  这种蹲点售酒人在茅台镇随处可见,买酒人也是来来往往不断。不过,业内人士介绍,卖的酒很可能是贴牌,买的酒也不一定是真酒。

  借力“茅台”

  一个小镇承载着几千个酒厂,整体的生存环境还是比较艰难,上有茅台地位不可撼动,下边还有大大小小的酒厂在激烈竞争。很多厂家都盼望着茅台能够涨价,茅台只要一涨价,它们的生存空间就会变大,销量就能明显提升。“我们盼着茅台涨价,茅台一涨价,我们的业绩马上也就上来了。”一名售酒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很多企业都愿意向茅台看齐。“都想能做得像茅台一样,茅台酒在镇上也起到了一个榜样的作用,对其他酒企来说有利有弊吧。”

  茅台镇大大小小的商业街,几乎都被卖酒的商店占满。记者发现,很多酒家的名字中都带有茅台二字,如果不仔细看,会以为是茅台酒。比如有“茅台镇散酒”“茅台镇酒”,等等,似乎总想跟“茅台”二字联系起来。在茅台镇的商业街上,宾馆以酒命名,就连早餐店都是挂在品牌酒名之下,想找到一家其他的商店似乎都很难,看得人眼花缭乱。随便一问这些开宾馆、早餐店的老板,他们都有自己的酒厂。

  一家正规酒厂的工作人员秦先生介绍,在茅台镇,很多酒企是家族企业,一些家族企业没有股东,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有的股东多的酒企商业气息更浓,他们要保证企业快速赚钱,所以酒的品质是没有保证的,他们会大量收购其他无牌酒厂产的基酒,而家族式酒企相对来说要好很多。坏处是,决策权只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也容易出问题。

  他还称,白酒市场竞争激烈,相互挤压也相互依托,酒企成本高、投资大,一些正规酒企为了生存也会卖散酒,卖给有品牌的销售公司,对方赚取差价。就连镇上部分比较有名的民营酒企品牌都有可能会卖散酒。

  销路靠“缘分”

  茅台镇酒厂众多,不但自己内部竞争,还要和整个贵州乃至全国的白酒行业竞争,除了品质是共识,对于如何拓展销路,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记者得到的最多的回答就是“靠缘分”。这个“缘分”在当地白酒行业人看来,是人脉、人品、运气的集合。

  “在这个圈子里,要想做好酒的品质是无可争辩的,但是很多酒的品质都是不错的,那只能靠为人了,为人好了你人脉自然就广,人脉一广,销路也就多了起来。”另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除了通过“熟人”销售,再就是靠运气和缘分,面对一个陌生人,如何才能将你的酒推销给对方,运气和缘分很关键。“在这个圈子,人笨可以教,但是人品不好、心态不好,坚决不行。”

  “我们广告其实投得也不多,只在一家卫视投了广告。”茅台镇十大品牌酒之一的厂家内部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还是通过网络渠道在销售。除此之外,茅台镇每年都有糖酒会,众多白酒品牌在一起展示,互相交流,争取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目前,茅台镇的酒企主要依靠外销。上述经销商表示,尽管整个茅台镇的酒加起来数量庞大,但有人在数据上统计过,这里所有的酒加起来拿到整个中国市场上,平均每家每户分不到三瓶,这就说明,茅台镇的酒还是没有彻底走出去。

  不过茅台镇人对以后的销路还是信心满满,“中国这么大,何况还要走向世界。”

  茅台曾九次申请“国酒”

  从6月30日开始,“国酒茅台”正式改名叫“贵州茅台”,告别了曾经使用多年的“国酒”宣传语。6月29日上午,茅台微信公众号名称由“国酒茅台”悄然更名为“贵州茅台”。而打开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网站,上面也没有了“国酒”字样。

  “国酒”二字的变化,意味深长。过去17年间里,茅台就国酒商标曾9度发起申请,均被驳回。

  公开资料显示,茅台首次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交“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的申请发生在2001年9月,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是茅台最后一次发起申请,是2012年7月,茅台集团申请注册的“国酒茅台”商标获得初审通过,但在3个月的公示期内,工商总局商标局收到了多家酒企提交的异议书近百份。

  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决定书中认定,“国酒茅台”这一商标中的“国酒”文字成为茅台集团注册商标的组成部分独占使用,易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不予核准注册。

  2018年8月13日,茅台集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放弃“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撤销此前对商标委和当初对“国酒茅台”提出商标异议的31家白酒企业的诉讼申请,并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致歉,称“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已历时十多年,对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决定,茅台集团“充分尊重,也乐于接受”。

  今年6月12日,茅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表示,“国酒茅台”商标将于6月30日前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