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轮到家具下乡了?
家具不是早就下乡了吗?前些年村村寨寨的墙上几乎都是“补血就是补根本”,现在大多换成了“买家具,买××”,话说的虽然直接了些,但意思表达还是相当清楚。不过,此“下乡”非彼“下乡”,本文所指的下乡是指有政府补贴的下乡,类似当前轰轰烈烈的家电下乡。
有可能吗?怎么不可能?!在中国,有积压就会有“下乡”。当年学生娃一积压,解决的办法就是“上山下乡”。那些打了鸡血的小闯将们没事在城里满街乱转,不出事才怪!琢磨半天,于是广阔天地就成了同学们的好去处。
送别之时,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那场面是相当的振憾!只可惜,欢欢喜喜地去,哭哭啼啼地回,战天斗地的洗礼终于让同学们明白了:写大字报还是比修地球要好混些。但不管怎么说,上山下乡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它毕竟缓冲了一代近乎失控年青人的血脉喷张。
人积压了都可以下乡,家电积压就更不在话下了。家电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出口受阻,如何是好?还是那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别忘了,中国最大的市场在农村!只要家电一下乡,买家电就有补贴、既能拉动内需,又能改善民生,这样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家电下乡,农民得实惠、企业得生机、政府得政绩,家电行业真是太幸福了!
该轮到家具下乡了?
这样的好事何时能轮到家具?同样是生活在一个屋子里的“兄弟俩”(家电与家具),受宠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家电的困境就是家具的困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近60℅的商家赔钱的现状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供给太大,家具出口受阻,内需又严重不足,家具与家电犯得是同一种病。
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再明白不过了:
不是家具下乡有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是家具行业有没有被政府关注的问题;家具行业的现状有没有被政府了解的问题。
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家具行业太边缘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家具行业几乎在社会生活中集体隐形,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它是党的阳光普照不到的角落。因为少了社会的聚焦,再加上业内的弱势群体要莫不敢发声要莫有话说不出来(文化都不高)。
于是,赢家变本加厉,输家欲哭无泪。疯狂扩张的家具卖场,规模是越来越大、档次是越来越高。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其虚假繁荣的背后有无数经销商群体正在悄无生息地“死去”,一茬又一茬,象割韭菜一样。卖场、厂家、经销商三者的利益分配极不合理,即便同样是行业链条中最为强势的卖场之间,也因抢夺地盘陷入恶性争斗。
可悲的是,连锁卖场间争斗的结果,受伤的总是厂家与经销商,即便是行业的公认的强势品牌也必须“隐姓埋名”才能苟且偷生。悲哀!!除了悲哀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词来形容。
按理说,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理应受惠。可现实并非如此。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出自同一厂家的家具产品,它们在不同城市的零售价最多会相差多少呢?(排除坑蒙拐骗的可能,你只管大胆地猜)。答案是:2倍甚至数倍。凭什么?!同样的东西,数倍的价格,那消费者还不成了冤大头。那也没办法!因为不同城市、不同卖场的租金相差实在太大:几十或几百,这么大的距离售价能一样吗?
如此高价,大城市的经销商是不是有暴利之嫌?恰恰相反,北京、上海的大多数经销商风险最大。因为租金等营运成本太高,再加上家具卖场的疯狂扩张,大大稀释了客流量,因此每月销售额不及租金的现象屡见不鲜。
60000家(工厂)与100多个(专卖摊位)这么悬殊的落差,必然决定了供需双方(工厂与卖场)地位的极其不对等。况且每一个工厂都还在卯足了劲地催生所谓的新品牌,致使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供大于求的状况首先体现在厂家与卖场之间,经销商就更是小媳妇,于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成为大多数工厂及经销商的真实写照。
消费者冤枉、经销商可怜、工厂无奈——这就是目前行业的现状。一般的逻辑认为:经销商不赚钱、工厂赔本、卖场自然就不好招商,卖场扩张就会减速,市场供给自然就会减少。
其实不然!因为:个性化和差异化本来就是家具产品的基本属性,因此,家具行业永远都将是百花齐放。如同服装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成千上万的工厂必将会是常态。(60000对100的尴尬依然会存在)。
即使这种供大于求的现状无法改变,但最起码我们有理由要求:优势的一方能够尽可能地节制一些,与各方共同营造一个相对合理、公平的合作环境,而不是放任、放大、甚至透支这种优势,美其名曰:优胜劣汰。
我们同样有理由要求:即便是被淘汰者也应该是战死的而不应是冤死的,如此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倒下的如果都是心怀梦想的创业者,我们能说这个行业不需要拯救吗?(大前提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拯救意味着帮助与自救两种方式。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希望通过市场这支无形的手来倒逼行业各方自律、并尽可能达成各方力量的相互制衡,这种愿望目前看来只能是海市蜃楼。
因为:各方合作的前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