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
建筑材料一直跟建筑发展、建筑的进步是直接有关的。从历史上讲,每一个朝代从建筑的起源到建筑技术的进步,都跟不同时期的建筑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最开始一般都是采用天然材料,从泥土到树木、石材,这些都是传统的建筑性的材料,也用在那个时代的建筑上。到了工业化时代大量采用了工业{TodayHot}化生产的材料,从我们现在熟知的装饰材料的面砖、预制的墙板到涂料、金属材料。这样一些材料适合大量级的建造活动,实际上它也迅速地变成了商品。但是这种材料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使它的创造性受到了影响。所以近年来建筑转向了个性化的发展,个性化的发展实际上带动了材料向新的方向进行探索。同时它不仅仅是材料本身,而且还包括设计方法、设计领域都在不断的延伸。
从混凝土这个专项材料发展历史来讲,可以追溯得很远。混凝土在建筑当中的应用,除了最早出现的结构或者墙面、地面的做法之外,上个世纪中叶之后转向了装饰。有很多建筑采用了混凝土,有的是清水混凝土,也有的是复合混凝土作为装饰的材料,这应该说西方国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如果我们把这个行业在今天的命题中提出发展的话,是不是有可{HotTag}能把它变成可持续、可循环的材料。我觉得这是在装饰混凝土之外,应该更加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混凝土在将来的使用当中,可能会出现更加复合的功能。
我自己跟混凝土打交道多年,量体裁衣,实际上建筑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建筑师的工作内容以及我们自己的创意来源,往往会延伸到其他的领域。比如说对于建筑外装修的材料,原本是建筑师设计一个理念图,然后选用市场上的材料。我觉得装饰混凝土是一个可以设计的材料,然后通过跟厂家的合作、共同设计、共同加工,最后能够建造出来很有质量适合施工要求的这样一种材料,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我做的 就是个应用预制混凝土的项目。 是在一个高原地区建造的建筑,温差很大,气候干燥,要求外装材料要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的反应,能够持续很久。我们经过多次试制,在北京宝贵石艺科技公司的支持下,最后选择了彩色混凝土,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有它的文化内涵。因为在西藏的建筑,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色彩。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整个表面的墙面肌理非常丰富,如果用一般的石材很难做到这样的尺度以及这样的肌理。我们选择混凝土,用它做成可以进行表面处理的材料,而且这个材料的红颜色和白颜色都是用天然的添加剂来做的,不是涂料,可以耐得住高原的日照。
另外一个项目,我们在大连软件园做的办公楼,其中一部分材料用的是预制清水混凝土,也是在北京预制以后运到大连。它整个材料的感觉应该是介乎于铝材和石材中间,同时又比石材分量大,比铝材重,所以这样的材料具有总体的大尺度的建筑效果。
我们希望装饰混凝土是一个有前瞻性、有个性、有文化性的新的建筑材料系统。我们更需要珍惜它,能够保持它的创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崔恺。
来源:中国建材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