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的玻璃童话
玻璃诱人而极具魅力,它从固态变化到液态,从充满弹性变化到刚硬无比,为新形式与新工艺 了无尽的潜力。
在丹麦这个童话般的国家,玻璃是一种被人景仰的艺术。在这里,玻璃可以玲珑有致,也可以美丽炫目。知道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在《海的女儿》是如何描写他心中的玻璃的吗?“在海的远处,海水是那么的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的清,像最透明的玻璃。”作家竟以玻璃喻海水,奇特而诗意;而丹麦恰恰又是当代世界玻璃艺术的重镇之一,这之间似乎有种有趣的联系:童话和玻璃,给人的印象都是一种纯净的绚烂。
来自童话王国的“工作室玻璃”
目前在丹麦,活跃着许多玻璃艺术家,形成一股“工作室玻璃”运动的热潮。这种艺术还被誉为“一个纯正的丹麦艺术类别”。不久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登陆了我国广东美术馆,一场名为“透明:丹麦当代玻璃艺术”的展览在美丽的南海城市掀起了一股玻璃艺术的热潮。这是首次有此种形式和规模的丹麦玻璃艺术展在亚洲举行。
玻璃是一种有着古老历史的人工制品,一般是将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却后制成。玻璃的制造技术在16世纪中叶传入丹麦。但这个展览中的作品并非普通的玻璃工艺产品,而是一种被称为“工作室玻璃”的纯艺术,意思是艺术家在自己的玻璃工作坊创造出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这个精心策划的展览所展示的是近30年来24位最具代表性的丹麦玻璃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技术和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丹麦艺术家对玻璃晶莹璀璨之特质的喜爱,还有童话王国的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工作室玻璃”在丹麦的历史并不长,它始自20世纪70年代早期,大约是在美国开始此运动的10年之后。今天在丹麦有超过50家拥有玻璃熔炉的工作坊,在这里玻璃以传统的方式被熔化和吹制,使用千百年来一直保留下来没有改变的技术和工艺。这种玻璃制造的形式从东地中海一直蔓延到意大利和中欧。
当前活跃的丹麦艺术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选中参加这次在中国和韩国的展览。但是他们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展现出多样的风格和技术。自然大多数在当代玻璃艺术发展的重要人物都有出现在这个展览中。
丹麦工作室玻璃运动的创始人是陶艺家和艺术家Finn Lynggaard,他也是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之一。Finn Lynggaard是一个在斯堪的纳维亚、东亚和北美地区极受欢迎的访问演讲师。在他逗留美国期间,被在工作室制作玻璃这一可能性所深深吸引了。回到丹麦后,他于1972年扩建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增加了一个玻璃熔炉。他不仅开创了丹麦的工作室玻璃运动,作为一个画家,他也影响了这一运动。他的作品通常是在花瓶和碗的上面层层着色,画上不同的图形。这些功能性的形式也是丹麦工作室玻璃的特点。
然而在丹麦,开发和发展古老技术的兴趣正在与日俱增,正如那些在威尼斯玻璃中使用的古老技术。这种历史悠久的用玻璃线来镶嵌花边图样的技术被一个丹麦艺术家Tobias Mohl发扬光大。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创造自由雕塑形态的趋势,有的时候结合使用其它的材料(如金属)。在制作过程中,这些材料会在玻璃的色彩中留下它们的痕迹;有些人则偶而采用非常先进的方法来进行玻璃的浇铸,创造建筑物和平面,使最后完成的效果非常丰富,即使其形式非常简约,近乎极简主义。
这种简约的,几乎是经典的形式并不是斯堪的纳维亚玻璃艺术的典型,更不是丹麦语言的。通常说来,在丹麦文化中有一些想象的和幻想的元素。在文学领域中,说到丹麦的作家很多人会想到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和卡伦?布力圣。而这些特点在不同时代玻璃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
30多年来,丹麦艺术家对玻璃艺术的兴趣与日俱增,他们不断地进行实验,在利用传统技术的同时,还开发出各种新的技术,掌握了精湛而高超的全面技巧。然而炉火纯青的技术仅仅是艺术创作的手段,他们追求的是造型形式的探索,以及利用玻璃丰富的质感和表现力来传达各种情感和思想。例如,Stig Persson 用如冰似玉的质地暗喻环保天使的圣洁美丽(《五位绿色天使》);Tchai Munch则以绚烂流动的红与紫演绎婚礼的华彩乐章(《婚礼》)。
这次展出的“丹麦玻璃”共有37组,色彩斑斓的玻璃全都是手工制作而成的,不少玻璃的形状还是靠嘴巴“吹”出来的。丹麦文化中心项目经理李洋这样评价此次展出的玻璃作品:“这个塑形的过程很难,艺术家需要很深厚的玻璃制作的功底。”而炉火纯青的技术不过是艺术手段,这些丹麦玻璃要传达的是丹麦艺术家心中的“童话世界”。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