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玻璃面板行情分析
液晶电视已经成为消费升级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传统电视的主要替代品。在液晶电视销量大幅增长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来关注一下液晶面板和相关上市公司。
2005年液晶产能投入过度,导致2006年上半年液晶面板市场供过于求,液晶面板上游厂商集体亏损。此后,面板厂商开始控制产能,放缓投资步伐,2007年新增产生产线并不多。但2007年液晶整机需求迅速增长,导致面板供不应求。信息产业部统计,2007年1~8月,液晶电视销售939.1万台,同比增长77.1%;液晶显示器销售5118.9万台,同比增长19.6%;数码相机销售4048.5万台,同比增长16.5%;CDMA及GSM 手机销售3.47亿台,同比增长27.9%。按照液晶面板销售规律,二季度是销售的最低谷,三季度开始回升,四季度达到顶峰然后增长回落,第二年一季度销售放缓。但07年液晶面板销售市场出现了新变化。
从去年二季度起,液晶面板价格就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从二季度开始,液晶面板销售上升,提前进入旺季。在供不应求的抢购中,液晶面板价格继续上涨。中华液晶网咨询总监张新岗称,12月,液晶面板的价格还在持续上涨,32英寸液晶面板的平均价格为330美元/块,比11月价格上涨了1%,37英寸和42英寸的平均价格分别为440美元/块和540~550美元/块。小尺寸液晶面板价格浮动更大,从年初的18美元/块涨到32~34美元/块。在价格上涨的同时,液晶面板紧缺并没有得到改善。深圳康佳 多媒体事业部平板运营总经理林洪藩介绍,32英寸、37英寸、42英寸等大尺寸液晶面板都在短缺。厦华 相关负责人也称,四季度下游彩电厂商对液晶面板需求得不到满足。上广电集团市场部副经理徐晓东现在不担心公司业绩,公司液晶面板一出厂就被抢购完。一些给国外企业做贴牌的小彩电厂商更是陷入等面板到货再接订单的被动中。而对于中小尺寸的面板供求,在四季度也没有任何缓解的趋势,特别是用于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器等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缺货比往年更严重。在手机制造业发达的深圳,很多热销型号的面板时常断货。大主流尺寸液晶面板由于需求过于旺盛,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出现缺货。
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几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下游需求的增长。如32英寸液晶电视销量好,大多数彩电厂商都推该款机型,目前该尺寸的供需缺口二成。小尺寸液晶面板供应紧张与手机、相机等数码产品显示屏的定制化有关,同一品类的手机功能不一样,液晶面板的种类也很多,手机和相机显示器等使得上游厂商很多元化,这样使得供给配对的可能性降低。由于规格特别,需要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下游整机厂商并不一定能够很快捷地找到上游的供应商,也造成了面板供应紧张。而原材料的供应紧张也是造成液晶面板厂商扩产所遇到的瓶颈。徐晓东透露,现在上游面板厂商面临的问题是原材料彩色滤光膜紧张。
液晶面板需求旺盛催化上游厂商扩大产能。目前,投资方向是跨国面板商占据大尺寸面板,而国内厂商则把精力放在了中小尺寸液晶面板。07年11月底,奇美电子称,08年上半年将投资9亿元重新启动刚通过评测的6代线,其8代线计划将于08年宣布。奇美7.5代线正在扩产,08年该生产线可以达到满产。就在奇美宣布计划同一天,三星电子也宣布将在08年对已有的8代线增资扩大产能。国内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三方整合并未传出新进展,但业绩好转的各方都忙着布置自己的战场。东方A和广电电子三季报披露,其旗下5代线工厂经营状况都大幅度改善。目前,京东方停止出售5代线,并将投资545.5万元在成都投资4.5代线工厂,主要生产显示器和手机、数码相框等中小面板。上广电集团市场部副经理徐晓东透露,上广电建6代线的计划还在筹划中,将在2008年宣布,并可能在此基础上配套建设一条彩色滤光膜生产线,用来解决上游原材料紧张的问题。此外,另一家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上市公司深天马 上海4.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日前进行了试产,预计将在08年一季度实现正式量产。产品主要用于手机屏、数码相框、移动DVD等。
虽然液晶上游扩产加速,但由于一条新建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释放的周期是18个月以上,在原有生产线扩产也要花12个月时间,2007年投资的生产线将在2009年或是2010年释放产能。08年全球液晶面板产量在1亿块左右,比今年增长20%,而08年液晶面板的需求量将比去年增加近3成。因此这就意味着,2008年下游整机厂商还面临上游供货紧张的局面,这给了液晶面板相关上市公司较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