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渠道管控:打破“市场秩序”魔咒
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
发展初期,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不顾长期利益而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碍于营销政策和客情关系的延续,仍没有对市场进行有效梳理,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市场布局不合理对不同市场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有效的布局,没有采取差异化的渠道策略,没有进行科学的资源配置。比如,对于一个流通型的市场,如果给予不必要的销售政策和过多的促销资源,则很容易转化为窜货的本钱。
客户选择不严格企业发展初期对经销商来者不拒,导致投机商充斥其中,正常的经销行为变成了纯粹的投机行为,规范的经销商也只能被迫追求短期利益。在这样的政策下,流通商趋之若鹜,纯销商避之不及,造成“货物遍地跑,终端看不到”的“移库”现象。由于一般 品只有两年的效期,“移库”必然迫使下游经销商低价抛货。
销售指标不合理由于市场布局的失误与经销商选择的草率,企业没有认真分析每个市场的流通和纯销情况,制定新年度销售指标时,往往简单地在上年度销售的基础上统统增加30%~50%,导致流通型市场销量越做越大,指标越来越多,窜货现象越来越严重。
市场发货不管理由于竞争的压力,企业明知一些流通型市场在大量窜货,但仍不控制发货,要多少给多少,助长了流通型市场的窜货行为。
返利政策过高不少企业为了促销,还在“三八”、“五一”、“十一”等敏感时期推出阶段性返利政策,进一步加大返利力度。但由于经销商对产品利润空间要求不一,利润空间巨大,导致部分经销商低价抛货或窜货。
返利管理不当发展初期,一方面企业不懂得返利管理的科学内涵,一方面经销商不愿意企业过多干涉其经营,这就导致企业对返利管理采取简单的销量管理,即仅仅根据经销商的销量确定返利的大小。这样,越是窜货的经销商销量越大,拿的返利也越多,而返利多了就更有条件窜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市场秩序混乱的危害
客户利益难以保障,长期合作难以为继
价格混乱、价格倒挂、低价窜货等问题严重损害经销商的利益,打击客户的积极性。由于投机商的破坏,致使规范的经销商也只能重视短期利益。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经销商难以和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渠道价格难以提升,企业利润受到侵蚀
渠道价格的长期低位徘徊导致企业赢利能力不足。表面上,品牌建设硕果累累,但实际上企业利润难以大幅度提高,企业未能充分享受品牌价值与品牌效益,并由此直接影响到企业进一步的研发能力、营销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强化。
品牌美誉度降低,品牌力难以释放
市场秩序的混乱会严重影响品牌的美誉度,使企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价值受到直接的伤害,不管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品牌力难以充分释放,甚至是赔本赚吆喝。
销售瓶颈难以突破,营销力难以实现
市场秩序的混乱,经销商信心的丧失,严重影响到销量的提升速度,长此以往,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崩盘。
企业难以长远规划,长期利益难以保障
市场秩序的混乱,价格的长期低位徘徊,销量的增长乏力,使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长期战略规划,或者有心无力,或者难以推行。如此发展,则企业的长期利益难以保障。
市场秩序混乱像毒瘤一样侵蚀着品牌OTC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治理措施,如实行区域保护、严厉打击窜货,但这些措施只能取得短期效果,且效果不大。为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有些企业进一步提高经销商返利、提高销售人员提成等,殊不知这恰如火上浇油。
那么,市场秩序混乱到底能不能治理?如何治理?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认真的研究认为,市场秩序完全能够治理,但必须采取科学、系统的管控措施,且必须分步实施、系统推进。
渠道管控的四大策略
渠道管控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稳定、可控的渠道分销体系及市场秩序;维护价值链上各级客户的合理利润空间,与经销商建立稳定、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稳步、持续提高销售业绩和企业的赢利能力,进而提高品牌美誉度,释放品牌力。渠道管控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渠道管控必须遵循“保证销量、循序渐进、措施完备”的原则。保证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