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频亮相 城镇建设步入动车时代
近期,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以及全国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区域规划方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在如此玲琅满目的城镇建设扶持下,房地产行业或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七大方案“火拼” 北京CBD东扩方案即将亮相
第十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将在新落成的朝阳规划艺术馆开幕,届时,全球7个顶尖设计机构推出的CBD东扩方案将悉数亮相。
据朝阳区副区长吴桂英介绍,本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将持续到10月18日,包括北京CBD国际论坛、国际金融论坛在内的5场高规格论坛将纵贯本届商务节。同时,备受关注的CBD东扩规划也被纳入商务节议题之中。期间,将举行CBD东扩规划方案评审会,由全球顶尖设计公司设计的7个CBD东扩方案将逐一亮相,接受业内专家和公众的考评。
据了解,参评的7个东扩方案将经过专家论证,统筹考虑人口密度、交通需求、产业发展等各项因素,最终形成CBD东扩方案。方案上报北京市政府批复后,占地3平方公里的东扩区建设年内将全面启动。东扩区将按照低碳排放等设计理念,建成全球首个低碳商务区。届时,东扩区甲级商务写字楼的比例将达到50%,并为有特殊需求的国际金融企业、地区总部等量身定制专业楼宇,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除高档写字楼外,东扩区还将推进高档住宅和商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不乏国际化医院和学校。
据了解,市区两级财政将投入资金150亿元用于东扩区建设,其中用于道路、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资金高达70亿元,东扩建设将吸引10万人就业。
定位金融机构主聚集区
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在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了凸显北京作为首都所具有的资源竞争优势,北京“CBD国际金融机构主聚集区”的目标定位日渐清晰。
“目前,正在计划将国内的金融机构总部都搬迁到北京。”常树奇说,这是此次金融论坛的亮点之一。
金融机构的数量优势是北京CBD定位“主聚集区”的竞争点,而且目前已经呈现出“金融总部经济”的格局。
目前,北京CBD功能区的金融机构总量达1145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6家金融机构在朝阳区落地,注册资金总额达156亿。
北京CBD目前拥有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229家,占全市的60%以上。外资银行分行和支行各19家,占全市的56%;外资法人保险公司11家,占全市86%;外资汽车金融公司6家,占全市100%。首批进入中国的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韩国交易所、德意志证券交易所等5家外资证券交易所代表处,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法国再保险都聚集在此。
此外,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CVC、凯雷等国际知名PE(私募股权基金)机构等都集中在CBD及周边地区。北京CBD作为首都国际金融机构主聚集区的地位已经确立。
上海“大虹桥”规划 金融中心建设加速
日前一直炒得沸沸扬扬的“大虹桥”揭开了神秘面纱。在近期举行的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和长宁、闵行两区的负责人透露,将要建设的虹桥商务区面积达26.3平方公里,其中商务核心区计划明年启动、两年左右建成。未来的虹桥商务区将是一个类似陆家嘴、张江那样的功能区,而不是行政区。
在回答提问时,相关负责人表示,虹桥商务区涉及闵行管辖的区域有调整的打算,而长宁则没有考虑区划调整。
据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薛全荣介绍,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从地理概念看,虹桥商务区规划范围为:东至环西一大道,即外环线A20;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即华翔路;南至A9沪青平高速公路;北至规划北翟高架路。总用地面积约26.3平方公里。
此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虹桥枢纽周边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虹桥商务功能拓展区,即北面到A11,西面到A5。这两个区域面积相加,约86平方公里,涉及到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个区。
虹桥商务区26.3平方公里的总体布局,可以用“一环、两轴、三核、五区”来概括,规划总建设规模约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等公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
薛全荣表示,虹桥商务区计划明年启动、两年左右建成一个1.4平方公里的商务功能核心区。据悉,商务功能核心区开发总规模约158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约110万平方米、商业约14万平方米、文化娱乐约6万平方米、酒店约14万平方米、会展约14万平方米。预计到2015年,核心区年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亿元;到2020年,核心区年生产总值将超过150亿元。
建虹桥商务区是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虹桥商务区建成后将按功能布局形成核心区、虹桥机场、北片区、南片区、东片区等五个不同功能板块。
根据市政府的规划,虹桥商务区将建设成为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商务中心和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促进上海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进一步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上海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薛全荣表示,根据规划和功能定位,虹桥商务区建设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面向全国的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活动的集聚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之一。在产业发展上,未来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依据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建设理念,虹桥商务区将建设成为低碳商务区,按照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优良的城市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全面低碳排放,局部区域或建筑要实现“零碳排放”,降低人均和单位GDP的碳排放量。
“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薛全荣在介绍虹桥商务区的规划、功能相关情况时表示。也就是说,未来不会成立一个与现在18个区县平级的“虹桥区”,虹桥商务区更类似陆家嘴、张江功能区这样的区域。
在回答虹桥商务区与浦东新区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过程当中各将扮演什么角色时,薛全荣表示:“我们注意到媒体所说的‘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就我个人而言,不赞成这个说法。”
薛全荣解释说,因为浦东的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上世纪80年代作出的重要决策,它还承担着综合配套改革的工作。虹桥商务区则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的一个战略决策。“所以我觉得有很大的区别,我个人也不赞成大浦东、大虹桥相提并论,我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薛全荣说,“我们会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虹桥商务区的作用,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跟它相提并论,更不可能替代它的作用。”
住建部调研重点镇建设 小城镇将迎来城市化的春天
继城市棚户区改造之后,重点镇建设或将成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资新着力点。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给各省(区、市)发通知,要求各省上报重点镇建设的政策、经验。
据住建部村镇司人士介绍,日前住建部主要负责领导指示村镇司,要对重点镇现行政策进行调研,谋划 支持重点镇建设的新政策。全国性重点镇1887个均在调查范围,各地区政府均要撰写这些重点镇2004年以来的建设经验和地方政策。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赵云伟表示,扩大内需、保增长情况下不能动摇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但同时又不能使房价再大幅度攀升,影响居民住房消费需求。
因此,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采取“不 新政策”的措施,而对农村和乡镇住房建设给予大力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试图将城市化进程重点放在小城镇建设上,而不是让人口大规模涌向大城市。
中央投资扶持
以往一直不被重视的重点镇建设,在扩大内需、保增长的背景下,成了新经济增长点的首选。不少地方政府也将地区内重点镇建设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陕西省今年准备投资22亿元支持107个重点镇建设,主要投资用于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污水管网建设等。
陕西省建设厅村镇处一位负责人说,重点镇是县城的副中心,是城市化的第一站。陕西省政府对本省的重点镇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建设必须达到县城的标准。
一位多年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士说,当前中央财政投资对于重点镇建设支持力度很大。国家发改委有专门针对重点镇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资金。
今年下达的第三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资金中,有相当部分投向重点镇的供水设施建设。
以贵州省宜春市为例,该市2009年6月份所获得的第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镇供水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计1903万元,用于建设约20.5公里的供水管网,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其补助有620万元,补助规模约30万元/ 公里。
上述规划行业人士说,今年城市建设用地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国土资源部给了各省城乡统筹用地周转指标。各地在利用这个周转指标的时候,就必须推进小城镇建设,推行撤村并乡等。
日前,住建部还专门安排了农村危房改造奖励资金,意图就是将对农村危旧房改造投资与涉及农业的财政补贴连接起来,实现以财政投资引导农民更换住房的扩大内需目的。
鼓励引入社会资金
将城市化进程重点放在小城镇建设上,不仅打破了开发商关于“扩大内需必先扶植房地产市场”的预言,更帮助了农民、农民工等最需要改善居住的人群,实现了他们的住房需求。
据悉,各省(区、市)正在展开调研,并将重点镇建设经验上报。
各地重点镇建设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仿效城市建设的方式,给重点镇大量财政投资,将其建设成小型城市;另一类则是一些带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特色镇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此前的村镇建设工作讲话中指出,各地重点镇建设应因地制宜,不鼓励一刀切,提倡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重点镇建设风格。
除了在规划设计上鼓励因地制宜,实行不同风格建设方式外,住建部还希望重点镇建设能实现引入社会资金的城市开发运作方式,而不是集中城市财政资金,用钱堆起来一个小型城市。
而一些地方的乡镇建设采取与房地产企业合作运营开发的模式,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
例如,华润与广西百色市合作建设的“希望小镇”不仅为348户农民建设了新居,还为乡镇建设了幼儿园、沼气、太阳能等设施。与此同时,华润又跟当地农民签订农产品委托种植和包销的协议,将其作为自己粮油生产等原料基地。
赵云伟也表示,衡量一个中小城镇建设是否成功,不仅是看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更重要的是看当地农民的就业、社保情况。如果农民生活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仅仅是住到城市里,也算不上城市化。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说,预计本次住建部的调研将总结重点镇建设经验,下一步会 针对重点镇建设的奖励政策。
另外,陕西省刚刚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制定2009-2012年的三年重点镇建设规划。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说,陕西省是今年重点镇建设推进力度最大的省份,也是将重点镇建设作为扩大内需重点工作的省份。因此,陕西省的众多探索可能成为今年制定重点镇建设鼓励政策的参考依据。
武广线年底开通 泛珠三角概念进一步加大
据媒体报道,武广(武汉-广州)铁路专线已经进入运营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即将于今年年底通行。
10月3日-4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登上动车组综合试验列车,对这条即将投入运营的客运专线进行了全程往返试验。
在试乘过程中,刘表示,通过这次试验,有信心实现武广客运专线今年底开通运营的目标,亦有信心在此高速下保障行车安全。
武广线被誉为迄今为止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专线。总投资约1166亿元,里程总长为1068.6公里,时速达350公里,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京广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线在2004年获批,2005年动工。
从规划图上可以了解到,该专线北起武汉新火车站,途经江夏、咸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韶关、清远和花都,南到番禺的广州新火车站,与已有的京广铁路线基本平行。
“武广线建成后,将极大地拉近沿线城市之间的距离。”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本报记者表示。武广线建成后,武汉至广州的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0多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而对于广东来说,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员流动的方便,也是进军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升级的通途。“武广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让珠三角拥有湖北、湖南这两块重要的腹地,也加快了两省融入珠三角的步伐。”林江说。
此前,在泛珠三角战略的背景下,粤港澳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交流日益加强,但是实际上华南地区与中部省份,尤其是各大中心城市之间的交流依然欠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便是交通障碍。而武广线的建成,将改变这一现实。”林江表示。
林江进一步解释,武汉、长沙是中部地区的枢纽城市;而广州则是广东的中心城市。武广线建成后,除了三大省会城市,再加上沿线的9个城市,“实际上串联成了一个贯穿东部与中部的城市带。”林江说。
湖南省发改委人士就介绍,在未来20年后,预计将有1亿人次乘坐武广客运专线。如此数量的人员流动不仅将意味着整个城市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还直接带动华中、华南以及港澳地区的联动发展。
该线开通后,武汉到广州仅需3个半小时,到深圳4个多小时,到香港约5个小时,而路线中间的城市间交流,时间则更短。
以湖南为例,上述湖南省发改委人士表示,武广客运专线在湖南有十多个站,专线开通后,从长沙到武汉、广州只需要2小时左右。“湖南将真正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他说。
“武广线拉近了沿线城市间的距离。”林江表示。
刘志军在国庆期间试乘表示,武广客运专线建成后即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既有线货运能力也将得到极大释放。
“这不仅对专线途经的三个省份的交通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善,方便人员跨省的流动,亦可以有效缓解铁路对煤炭、石油、粮食等商贸物流运输的制约。”林江表示。
与此同时,香港作为中国南方乃至亚太地区重要进出口口岸和经济、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得到加强。“将香港这个国际级大港与广东、湖南、湖北乃至整个东部地区连接起来,打通香港与内陆腹地的陆上交通动脉,使得中部地区不仅成为广东,也是香港澳门等地的腹地。”林江说。
武广线通行后,对广东来说,意味着多了一条向内地迈进的通道。从广东目前的战略决策看,产业转移并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搁浅。“腾笼换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仍然是当下的工作重点。”林江表示,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大量的产业需要寻找出路。
在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先庆看来,广东向内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便是中部地区。“过去30年的发展重点是沿海东部地区;未来30年的发展重心则是东部地区,而东部的龙头在湖南、湖北。”王对本报进一步解释。
实际上,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走的是内需型发展路径。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背景下,这些地区的内需市场越来越重要,在外需回升缓慢的情况下,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沿海企业,都把目光盯向了内陆市场。
“中部地区巨大的内需市场,还有当地丰富的土地、能源和更具价格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对广东这样的东部省份来说,有着巨大的互补优势。”王先庆分析。
除了产业转移走向中部地区,林江表示,广货北上是广东开拓内需的一大举措。而对广东而言,地缘因素决定了开拓内需的首先之地亦在中部尤其是湖南、湖北等地区。
不过,过去广东与湖南、湖北两个省份虽然联系密切,大量的劳动力从这两个省份流入广东,成为广东制造业劳动力的重要来源,但是在产业的合作上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效应。
“由于交通的制约,中部地区一直无法真正形成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腹地。”王先庆说,过去只有京广线和京珠高速两条线。两地交通的不便,造成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的产业更多与长三角对接。
而武广线开通后,意味着进一步打通了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天然屏障,广东与中部省份的对接也将更加密切。“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武广线实际上盘活了过去与未来两大区域的资源。”王先庆说。
江苏沿海规划定调 张开双臂拥抱大海
专家指出,江苏沿海三市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各有特色和优势,简言之:连云港定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