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五金材料

关于家具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家具业得到迅速的发展。2007年,中国家具全年生产总值达到5400亿元 ,约占当年全球家具生产总值3070亿美元的25%;全年出口226.17亿美元,占到当年世界家具贸易量1000亿美元的22.6%,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家具制造大国。 

  但从国际家具产业链的层次分析,中国家具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微笑曲线的低端。产品的创意、设计、营销品牌,基本都掌握在意大利、美国等西方的发达国家手中。他们借助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制作技术,占领了世界高端家具市场。而中国的家具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家具的需求快速增长,外资、民营的资本纷纷投入家具业;另一方面,无序的竞争造成家具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市场集中度下降。全国5万多家家具企业,80%为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差、生产规模小,很难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盈利能力不足阻碍了家具产品设计创新和技术进步。无序的发展造成生产能力过剩,设备利用率不足。不少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开始向海外扩张,通过承接国外订单,加快家具发展,但自身缺乏品牌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也极大阻碍了家具出口水平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无法在制造方面体现,出现了出口家具卖价低于国内的现象。家具外向依存度很高,一旦国际环境发生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2008年,尽管中国的家具出口达到269.11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1.5%.但同上年家具出口增幅相比,仍下降了8.2个百分点。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家具业影响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家具企业开始对现行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方式进行反思。一些原来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开始向国内市场转移,但国内家具市场的不成熟状况和我们对家具产品的理解水平,又使现有的发展受阻。如何培育和发展中国的家具市场,创造中国家具的发展模式,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本文想在家具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一些观点,供家具企业发展参考。

  中国家具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
                  
  尽管2008年中国家具的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然是世界上家具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与国际上成熟的家具业态相比,中国家具产业还处在成长发展阶段。一是产品在国内消费上仍有较大的空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年人均家具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从目前检索到的资料分析,美国人均年消费家具236美元、德国人年均消费家具371美元,日本人均年消费家具255美元,而我国大约在12美元左右。广大农村市场家具的占有率则更低。由于中国的国情和人口基数,我们可能无法完全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具消费水平,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具数量需求仍然是增长的。二是家具产品还未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一方面,中国家具的产品、门类很多,但另一方面,人们还觉得类同的家具较多,能体现自我个性,满足不同层次的细分家具不多。三是营销模式还不完善。西方的家具大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营销理念、品牌培育、营销模式、营销队伍的建设上都比较成熟。以美国为例,一些大企业往往把低附加值的家具产品通过代工的形式转移到中国等国生产,而自身着重发展设计、品牌网络建设等核心价值。而国内企业缺少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品牌,营销模式相对单一。我们与国际家具发展的差距证明,中国的家具产业也还未到成熟期,仍有上升的空间和发展的潜质。
                  
  但在回顾中国家具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中国家具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原先依靠低附加值规模性扩张的发展战略已难以支撑中国家具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家具进口国对家具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木材资源的紧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使一部分中小家具企业生产难以维持。这就要求中国家具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定位。走一条以满足内需为主、出口为辅的家具发展道路。中国的家具企业将面临一次全面的洗牌。一批不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具制造、销售企业将因此而倒闭。但更多的企业,将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产品产业的升级,推动中国家具业的发展。

  延长家具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于创新
                  
  中国家具业发展存在这样一个悖论:总体上中国家具业蓬勃发展,处于成长阶段,但具体到家具企业,总感到家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产品从上市到下架,往往只有6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国际上一些家具经典款式,在市场上长盛不衰,而中国的家具产品在市场上留存的时间却普遍不长,究其原因,与国内家具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有关。 

  家具,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耐用消费品,产品的满意度是与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当人们生活还处于温饱状况时,家具的使用价值是人们的首选。而当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的水准时,人们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功能的需求,还要求产品舒适、美观,与现有住房、环境融合以及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满足。如果还按照原有的思路发展家具,那么产品的受众面将越来越小,产品的市场寿命也不会长久。而缺乏自身特色,靠模仿制造的家具产品,市场寿命也不可能持久。一个新款上市,各企业群起而仿之,很快,人们对其的新鲜感、审美感就会消失,这个款色的市场生命也就到头了。
                  
  为什么在出口上,企业能做到持续批量生产?为什么美式、意大利式、法式、日式的家具特色如此鲜明?为什么像华日、亚振、联邦等家具企业的产品的市场寿命较长?关键就在于他们的产品与其他同款色家具相比,有其鲜明的特色,能满足这类顾客的需求。
                  
  目前,大家对家具业产品竞相仿制的现象都有怨言,重视自己产品的知识产权,但却对别人的知识产权不够尊重。因此,要在家具业内造成一种创新的氛围。只要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中国就能出现一批有中国风格特色、有内在技术含量的家具产品。

  柔性生产将成为家具发展的趋势
                  
  与国际市场比,国内大多数民用家具生产的特点是:按照顾客需求下单,自身并不存放产品库存。此类生产方式比较适应单机、小批量制作,但生产效率低、交货时间也比较长。而一些较大规模的家具企业,如果要按照现有的国内家具生产工艺,势必造成设备的闲置、制造能力的放空。在同一条流水线上能否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生产周期能否缩短?这就要通过柔性生产,使企业的生产组织、制造能力,营销模式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由于家具的生产工艺、主要功能或程式是固定的。如衣柜由若干的箱体和抽屉组成,床由床板和床架组成等。产品的风格在其外形通过各类雕琢、涂装的变化而体现。这就给木家具的产品柔性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板式家具大部分也是这样生产的。其实,实木家具也能采用柔性生产的方式: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房型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对一些通用的部件标准化;再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增加外饰面或其他特殊多能部件。这样做,既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快交货周期,又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做到家具制作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其实,国内家具能否做到规模经济,还同企业自身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有关,一般情况下,走大众消费、以全国为销售市场的家具产品,受众面较宽,单一款色的家具出货量就比较大,这与出口的家具以满足国际市场为目标,批量比较大的原因是一致的。而以生产高档或承接定制家具的企业,受众面较窄,单一款色的产品销售量就比较小。据此,能否围绕企业各自的市场定位,形成“众星拱月”的产业集群模式,通过专业协作,技术互惠。增强家具向国内市场的辐射能力。如果说,过去是围绕三来一补,形成东莞、温州、东北等家具制造基地,那么,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必将促使中国的家具企业更加重视产品创新和营销渠道的再造。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家具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家具业有着辉煌的过去,也必将有灿烂的未来。


来源:证券之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