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催生地王 长沙用地模式成"全国范本"
近几年下达的长沙农用地转用计划不到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可供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少,耕地占补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长沙市先行先试,探索了4种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破解用地"瓶颈",多次受到国土资源部肯定。
1、工业厂房向空中"长个"
长沙工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催熟长沙步入"楼宇工业时代",长沙一些工业园区的厂房也开始长个,像写字楼一样向空中发展。
一般来说生产用的厂房不会像写字楼那样往高处发展,因为生产设备对厂房楼板承重、楼高、间距均有极大要求,况且生产厂房一般地处郊区,无需像写字楼一样珍惜地盘。
但是长沙工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催熟长沙步入"楼宇工业时代",长沙一些工业园区的厂房也开始长个,像写字楼一样向空中发展。两年前,长沙的工业园区厂房多为3层以下,目前一些园区已开始严控发展6层以下的厂房,甚至出现了高达28层的"楼宇工厂",比寸土寸金的香港所建的厂房还高。
隆平高科技园是地理位置离长沙市最近的一个园区,早已成为全省土地供应压力最大的园区之一。据科技园测算,园区内投资强度已超过200万元每亩,个别项目接近1000万元每亩,投入产出率约为400万元每亩,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对于这个园区来说,土地就像沙漠中的水一样珍贵。
筹资建设高层厂房,厂房建成后再由科技园出租给企业使用,隆平高科技园决定探索园区开发建设中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目前园区建设的两栋名为"金丹科技创业大厦"的厂房总高28层,成为目前国内最高的厂房,尽管还有一栋没有完工,但已有20家工厂表达了入驻租赁的意向。
长沙市国土局节约集约用地处处长李远金做了一个比较,2004年和2005年到隆平高科技园投资建设的11家中小企业,建筑面积11.09万平方米,和"金丹科技大厦"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相当,但是前者占地349.8亩,后者仅为前者的7%,发展"楼宇工业"相当于为园区节省了325亩土地。
2、拆迁农民集体搬进公寓
近日,长沙市雨花区莲湖村的居民可高兴了。以前拆迁款一领,自己找地方安置,现在有了公寓集体安置,不仅提前住进了楼房,节约出来的土地还可以为自己的口袋生钱。
莲湖村经过村民委员会表决,在57亩土地上建了两栋30层高楼用于安置失地农民。每个村民可分配建筑面积60平方米,承担450元每平方米的房屋建设费用,其余资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补贴。经测算,这种高楼安置比"一户一宅"安置足足节约了230亩的土地。
节约的这230亩土地,按照现行200万元每亩的地价,就可获收益4.6亿元。莲湖村为此成立了股份制的莲湖经贸公司,经营开发节约土地。他们将其中的150亩土地兴建莲湖汽配大市场,仅此一项,村民们每人每年可分得利润2700元。
3、旧城立体改造催生"地王"
2007年的长沙"地王"出自长沙新河三角洲,是一个传奇。原本这一块旧城改造是一个投入产出比无法平衡的财政出资项目,但一个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划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新河三角洲本是一个道路狭窄、水患严重的旧城区。由于该地区海拔低于湘江、浏阳河防洪堤,平面开发方案无法解决现有问题。经过反复论证,规划设计者决定在此处实行人车竖向分流的节地模式,机动车、人行和非机动车、绿化实现了多平台的组织效率,不仅相当于节地58.62公顷,还使土地增值26亿多元,节约工程投资2亿多元。
2007年7月,北京两公司以92亿元竞得新河三角洲1177.8亩经营性用地,还创造了当年的长沙"地王"纪录。
这个项目被国土资源部和科技部列为"十一五"科技创新课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评价这一模式:"解决了我国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值得在全国各地推广。"2007年7月,国土资源部在长沙召开全国节地型城市发展模式现场会上,对这种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来源:城市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