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成购房者焦虑导火线:攒钱速度赶不上涨价速
房子涨,我们焦虑,因为攒钱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涨价的速度;房子跌,我们焦虑,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大部分的积蓄都在此中缩水。房子,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它是家庭的居所,它现在更是财富的象征,是投资的工具,不管这些具象是否扭曲或正面,它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焦虑的导火线,成为家庭矛盾的爆发点。在这些焦虑的背后,折射的难道仅仅是普遍百姓的万象生活吗?
老婆向老公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买小三居,咱们就离婚。
买什么房,断了婚姻的路
小丽和老公结婚不到一年,一直租房住。他们俩因为生活琐事意见不统一老是吵架。今年8月份,因为买房他们进行了婚后最激烈的一场争吵,最后的结果就是离婚。
小丽和老公都来自河南农村,双方积蓄不多。小丽比较爱花钱,老公收入一般,双方常因为一些家庭开支而引发争吵。对于买房,这宗家庭金额最大的开销,小丽是激进派,主张一有积蓄就买。而老公比较保守,想等房价跌下来再进场。
今年春天,小两口终于打算买房了。没想到,在买什么样的房子上,两个人意见也很不统一。
首先在地段上。小丽想买市中心的二手房。老公想买郊区的商品房。两人手头总共只有50万元的积蓄,盘算来盘算去可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小。小丽的理由是市中心房子保值性强,将来小孩读书方便;老公的理由则是郊区商品房环境好,小孩读书不用太讲究什么名校,小区周边随便找个幼儿园读读算了。
在地段上,最终是小丽妥协。没想到,接下来在户型的选择上,两人又爆发了史无前例的一次争吵。
8月份,正是楼市最火的时候。他们看中了滨江某楼盘,小丽想买110平方米的小三居,住得宽敞些,老公却想买90平方米的二居,说还贷压力小。本来小丽已经托朋友打好了折扣,没想到在最后签合同的关节两人还没谈拢。在售楼现场,受周边疯狂抢房的气氛一烘托,小丽火了,向老公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买小三居,咱们就离婚。小丽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其他事情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买房这样的大事,我已经迁就过一次,不能再迁就了。
离婚这事可不能随口荡荡,小丽一说出口,老公年少气盛,两人就办了手续。小丽不知道自己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到底做得对还是错,但她已觉得筋疲力尽。
婆婆说:衣服买了一套又一套,就是不买房子,这样的女人怎么持家?
没买房,夫妻分了居
莉莉目前和5岁的儿子租住在求是新村的房子里。不过,现在她最希望的,就是赶紧买一套房子,和老公、儿子一家三口住到新房子里去,重新开始幸福的生活。
莉莉目前和老公在分居,其实不是和老公的感情破裂,是她实在不愿意跟婆婆一起住了。以前莉莉和老公住在老公单位分的房子里,一共七八十平方米,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公公婆婆、他们两口加上一个孩子,五个人住也够挤的。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时间长了,婆媳间难免发生口角。
最初莉莉和老公是没有买房概念的。就在很多朋友前几年东奔西跑买房时,他们两口子很安耽地住在单位的房子里。因此,当很多朋友还在坐公交时,2004年,他们买了车。当时朋友还羡慕他们有车有房,日子过得逍遥快活。
到2007年时,莉莉和老公才感觉房子需要换个大点的了,而且单位的房子总归是没有产权的,不属于自己。但是她的观念又落伍了,和老公商量,一定要一次性付款。她记得最初看上的房子是钱江一桥边的之江公寓,均价8000元/平方米,但因为手头上没那么多现金,他们又不愿意贷款,因此放弃了,准备攒点钱再说。
谁知道后面,攒钱的速度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等他们好不容易多赚了些钱,且转变了观念,心理上接受贷款时,发现房子已经买不到了。转眼就到了2009年初。这时婆媳矛盾开始越来越多,婆婆埋怨她,其中一条就是嫌莉莉当时没有买房子,不会持家。莉莉说:"婆婆经常和我说起谁谁又买了房子,谁谁又赚了很多钱,搞得我心里不舒服了,觉得好像是我拖累了老公没买成房似的。"
莉莉的婆婆甚至有一次教训了她:你衣服买了一套又一套,花钱倒是挺大方,就是不买房子,这样的女人怎么持家?莉莉一气之下,带着儿子搬出了家。
搬家之后,莉莉的老公倒是认真跟莉莉谈起买房子的事来了。老公说,买到新房子,就和莉莉、儿子一起住,让父母住在原来的房子里,不在一起住了。但是莉莉和老公在买房子上有分歧。莉莉想买在城西,上班方便,配套也好,可选的学校也多;但老公嫌城西的房子太贵,宁可买远一点的地方,像闲林或滨江,再买辆车,上下班一样方便。小两口在争论无果后,决定自己看自己的,如果看到实在中意的,再综合权衡一下要不要买。
徐先生说:眼看着花同样的钱买不到同样的房子了,心痛啊!
老房卖掉了,新房没买成
徐先生和老婆、丈母娘一家三口目前挤住在仅20平方米的孤套里,两口子住里间,70多岁的丈母娘在客厅搭了张床。徐先生叹气说,原来的一套房子上半年卖掉了,本来打算换套新的,结果到现在还没换好。
徐先生家本来有两套房子,一套在三墩自住,50多平方米的中套;一套就是丈母娘现在住的孤套。丈母娘年纪渐大行动不方便,两口子商量着给她换套一楼的房子一起住。5月份时,顺利地把三墩的房子卖了50万元,准备拿这笔钱给丈母娘换房。
看来看去,看上了流水苑一套50平方米的一楼中套,当时谈好价格50万。但是在谈交易细节时,徐先生了解到,这房子是卖家的母亲赠予卖家的,因为赠予时间还不满5年,现在买卖的话,需要缴纳成交总价20%的个人所得税,就是要交10万元才能过户。双方都不愿意出这笔钱,最后在中介的建议下,双方决定仍然采用赠予的方式过户,这样只要缴纳1.5万元的税费就可以了。
可是,等办房产证时,徐先生接到通知,竟然还是让他去缴10万元的税费。后来他才搞懂,中介在帮他们过户时没有办理《赠予公 》,房管部门也就理所当然按房屋买卖合同 ,需要支付1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
徐先生为这事闹上了法院,要求取消买卖合同。后来法院也判了,协议撤销了,但是接下来怎么办?重新签一份赠予合同,房管部门不一定会再办,而且今年7月份又新出了政策,2年不到赠予他人,也要交5.6%的税费,加上其他的费用,需要支付五六万元。
现在,徐先生一家陷入了新的尴尬,退房吧,两三个月时间房价已经蹭蹭窜上去了,50万元在同样地段已经买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了;不退吧,办赠予不能贷款,不办赠予还是要出10万元,夫妻双双下岗的他们无力支付。
丈母娘说:你买房,你装修,否则免谈!
一套婚房
让小两口走到破裂边缘
原本现在已经准备装修装修,搬婚房了,但余洋没想到为了房子问题,勉强维系的平静终于还是被打破。
"我算是想通了,不就是一套房子吗?住哪里不是住!"余洋说,索性趁着现在房价高把房子卖了。
说起这套"惹祸"的房子,余洋的心情还是无法平静,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家长,准丈母娘就旁敲侧击地打听他家里条件如何,能否买得起房。
2006年两人计划结婚,打算先买一套二手房,至少在杭州有个自己的窝。
"当时杭州的房价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离谱,但也已经不低了,我们看中古荡一套50多平方米的老公房,户型很好,40万元左右。两个人的积蓄就够付首付了,贷款压力也不大。结果回去一说,丈母娘大发脾气,质问我买二手房当婚房到底有没有诚意娶她女儿!"
直到2007年初婚房总算是落实了,房子是丈母娘挑的,城西的一个新楼盘,100多平方米,总价近100万元,女方硬是没出一分钱。除了自己的积蓄,余洋的父母也给了30万元,剩下的贷款,全部由余洋承担。
今年上半年房子交付了,夫妻俩商量着一起出点钱简单装修一下算了。谁知被丈母娘知道后,老人家又干涉了。"丈母娘说房产证上又没有我老婆的名字凭什么装修她也要出钱,要出也是我父母出钱。"因为这次妻子也站在余洋这边,丈母娘连她一起骂了,妻子觉得委屈,回头又找余洋闹。
"买了这套房子后,这一两年我们吵架的次数比以前三年还多。我赚的钱除还房贷,还要承担大部分生活开支,别说节余,有时候还要向父母伸手,我觉得真是窝囊。如果这次再向家里要钱,我宁愿不要装修了。"余洋说,他父母也是普通工人,两个人退休工资加起来两三千元,如果不是要贴补他,在老家这样的收入可以过得很舒心了。"可现在,他们吃舍不得吃,穿舍不得穿,说要给我多存一点,你说,听到这话,我30岁的男人了,心里是什么滋味。"余洋深吸一口气,半天没有说话。
这一个多月,小两口几乎天天吵。"这样的日子过着,再深的感情也磨淡了。上礼拜我已经把房子挂到中介公司去了,趁着现在房价高卖了,还能赚几十万,什么压力都没了。"如果房子真的卖掉了,日子会怎么样?余洋说他没想过。"总不会比现在更糟。"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