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五金材料

学者:中国经济初步复苏 房价或临拐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公布,这一数据公布之后,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对于未来整个政策的选项,都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研究或者说经济现象的评论和分析,往往分为两个派系:一个叫做实务派;另外一个叫做规范派。前者主要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具体状况,另外一个概念来自于规范派,规范派是研究经济应该去如何,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的财经评论员主要致力于对制度的反思以及建议,就是所谓理性和建设性,这是我们从事经济生活、经济分析时两个比较明确的派别。

  投资黄金期"成色"需打折

  一方面作为财经评论员,我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做自己的观察、评论,包括各大财经报刊;另一方面,我在电视台做财经分析,观众还是以投资者为定位,投资者的目标很简单,既然投资,你告诉我如何去赚钱,两种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是重合在一起的。

  三季度的G DP增速达到了8.9%,全年保8的目标确认无疑。假如这个首要目标实现之后,整个调控政策的判断、未来的政策选项都会发生非常微妙的变化。这个变化我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保8的任务实现,意味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复苏态势得到了印证,将会给投资者带来非常难得的黄金期,黄金期应该加引号。

  黄金期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面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的含义,黄金期确实是有,是数据上的,这样大幅度的包括上市公司效益的增长、包括GDP增速的增长,它是基于统计学上的规律所造成的。原因就在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宏观经济的黄金期和微观企业的黄金期,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和宏观经济向好而改变,而是由于去年的基数太差而出现了优化。

  第二个层次的含义,我们这次的经济复苏,到目前为止路径依赖的特征非常明显,什么叫路径依赖?宏观数据的优化是非常容易的。因为调控部门已经找到了应对危机的一个法宝,这个法宝很简单,就是投资,大规模基建项目的投入。投资在当期、本年度的投资过程中是表现为一种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投入之后会有一个产出的效应,楼盖好之后谁会去用呢?投资在当期会显示出一种需求,但是到了下一期(两三年或者一两年)之后它就变成一种供给,供给没有办法消化的话,就会产生问题。数据优化的背后,更多的特征严格地说是推迟或者缓和了经济危机或者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危机对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当中的危害。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要关注到这样的黄金期,它的黄金的成色是要打折的。

  站在今天这样的时间点,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告诉我们,下山的路径已经发生变化了。这次会议非常罕见地对未来的宏观调控目标做了一个调整,原话是这样说的:在今后的后几个月当中,我们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三个:第一个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第二个是优化经济增长结构;第三个是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调控部门已经为未来的中央工作会议和明年春季的两会奠定了一个重要基调,那就是调控政策已经开始出现了动态微调、灵活的调整。

  我们判断下一步整个的政策重心将会从投资转移过来,既有的投资方面的政策将会维持一个基本的点,存量要保证,但是增量将会出现比较明确的控制状况。

  货币政策基调已变成动态微调

  大家知道除了财政政策之外,另外一个政策的布局来自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变化事关整个投资体的成本、事关我们对投资机会的把握,而货币政策的变化,现在也在悄然出现。货币政策基调上已经变成了动态微调,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动态微调,但是动态微调的影响力非常巨大。

  货币政策最宽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货币政策最紧张的时候也已经过去了,我们看到7月份信贷跌到4000亿,也已经过去了,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将会力求寻找一个中庸之道,在4000亿到5000亿之间,我们可以视为比较中性的状态。4000亿是一个坎儿,如果预期低于4000亿的话,股市必然会出现调整,超过5000亿的话,市场就会得到信心的支撑。从四季度开始到明年一季度,大概是不到半年的时间,在这中间,我们对于货币政策的基本判断不会出现大的调整。

  但是到明年一季度之后,3月份将会成为下一个重要时间点。3月份之后,两会需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下一步的经济形势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思路,这个思路和判断是基于全年政策基调的判断,调控部门必须要给出一个明确说法。最高调控当局必须要判断政策基调是否会发生变化。

  从明年3月份开始,大家要关注的就是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现在是本轮经济危机复苏的领头羊、全球经济体复苏的领头羊,按照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美国经济基本上滞后我们2-3个季度,如果说中国经济的复苏,在二季度末到三季度末得到印证的话,美国经济大体上在明年一季度之后确认复苏。从时间点上来看,从今天这个日子开始,到明年一季度结束,基本上政策基调出现大的变动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但是明年一季度之后,整个宏观政策基调出现调整。比如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恢复到中性,这种概率都将会大幅度增长。这种增长对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判断、对于股票市场的趋势、对于整个企业的运行、对于优惠政策的导向都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其他的货币政策,下一步有可能会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再之后真正的标志就是转而进行加息。当加息真正出现的话,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180度的调头。

  投资者现在能够比较清晰地掌握到未来大半年时间的GDP状况和政策的基调就已经足够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制度上和政策上做一个思考,我们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两年的时间就彻底走出了阴影,之后就开始抑制过热。我们现在是从谷底逐渐往波峰走,是否也会在短短的一两年的时间内,中国再度陷入到疯狂的过热,对抗过热、对抗通胀的局面当中去呢?我们表示担忧。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商业银行信用的循环机制已经陷入崩溃当中去,没有人去还贷,没有资金的周转,市场经济的运行还能进行下去吗?这就是次贷危机核心的根源。

  财政体制遏制房价下跌空间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现在也是同样如此,我们来关注中国经济的话,大家必须谈到房地产市场。现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房价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做一个分析:第一,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但是很遗憾,从实务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实在没有办法给出大家一个如何去观察和判断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调整的理由。原因非常简单,房地产市场是上次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最为重要的法宝。所以到了今年应对次贷危机,调控部门首当其冲还是想到了房地产市场,一般来说房地产投资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旦上去之后,宏观经济数据能够得到迅速的优化。

  房地产作为一个救生圈,掉到水里之后,马上能让你浮起来,当你浮起来之后,你可以缓口气了,救生圈就可以扔掉了。扔得彻底不彻底呢?现在这个市场说得和缓一点是一个平衡点,说得搏一点就是一个拐点。全国的一线城市现在出现了明显的价升量跌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出现了"多空"之间的分歧,这种分歧有可能意味着一个趋势的改变。

  现在有可能房地产市场进入到一个拐点期,但是只是有可能。为什么没有底气呢?原因有几个方面:

  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时间段是"半年",刚需是比较可怕的:积压半年之后,刚性需求就会爆发,如果我们从今年9月份开始认为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陷入到价涨量缩的观望期的话,同样是到明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出现刚性需求爆发的状况。

  二套房的贷款政策是有可能压垮房价的水泥杆,但是这个政策执行的弹性远超我们之前的判断,第二套房贷的严管政策完全是形同虚设,这是导致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狂飙的重要原因。二套房贷政策的执行如果严格落实的话,这个拐点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但是具体下跌幅度很难测算。

  房价为什么会出现11年的牛市,房地产市场背后纠集着非常明显的地方政府这样一个利益群体,土地出让金占到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一半以上,卖地是各地"地王"不断诞生的原因,为什么地方政府这么依赖房地产?

  中国的财政体制是形式上的分权体制,这个分权体制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实施之后,地方财政占全国总财政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中央财政占全国总财政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现在的结果大体上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的7成,地方财政占到全国财政的3成,但是各种的社会职责则是地方政府承担了7成,中央政府承担了3成。地方政府没钱,它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事务项目,这是房地产市场长期牛市的根源所在。

  地方政府明确地喊出土地财政,经营土地,然后各地不断地推高地价,地价带动房价,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地方政府,但是却没有一个约束性的措施,为什么?很简单,你想让地方政府去惩罚开发商,你想让地方政府压住地价,钱呢?地方财政资金的钱从哪里来?中央财政愿不愿意改变既有的财政分权体制?目前来说没有大的变化。政策如果严格打压的话,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出现一种调整,但是这种跌幅并不会很大,因为既有的财政分权体制已经遏制住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下跌空间,地方政府不会容忍房价的下跌。

  我本人也是一再呼吁,能否开放地方政府的融资体制,比如说我们这次应对次贷危机,地方政府没钱,中央政府让你发债,发债还是以财政部的名义在发行,地方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并不是直接发债,但是这种形式是否可以作为规范化的形式?地方政府可以没钱,当年的财政预算可以是赤字,但是可以通过未来的财政收益做一个补充,通过发债的形式做财政体制上的改变。

  另外,中央政府能否改变目前大量的资金倾斜到中央政府的状况,是否改变这种状况,这是我们判断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时间点,现在存在改变的可能性,但是能否改变,大家和我一起来观察。


来源:百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