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成本观
在接受采访的一个半小时里,“成本”,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用得较多的一个词。
从降低生产成本,到低成本海外扩张,到调结构减排放降低经济社会大成本,在他充满激情的讲述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这既是一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本账”,更是长远发展的成本观。
危机“倒逼”企业压缩成本争取利润
记者:有色金属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罗涛: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年。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暴跌,国际铜价从去年最高点每吨8900美元跌至最低点1970美元,锌价最高时每吨4300多美元,最低一度跌破1000美元,下降幅度之大从来没有遇到过。
价格暴跌带来全行业亏损,尤其对生产企业的冲击非常大,今年卖三吨赶不上原来卖一吨的价格。
记者: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化解重压?
罗涛:我们的做法是提产增效、降本增效。因为在盈利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只有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才能缩小受损失的幅度,增加利润。
首先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安排生产。在今年一二月份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处于低谷的时候,各厂矿基本不销售产品;从3月份开始,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出现反弹,我们赶紧组织铜、锌、铅和钽铌铍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迅速回补前期欠产,提高了销售收入和利润。
再就是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等措施,绝大多数产品单位制造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平均降幅在20%左右。
应对金融危机的这一年是有色集团生产成本下降最快的一年。我们在赞比亚的谦比希铜矿,吨铜生产成本比去年降低了9.3%,蒙古敖包锌矿的吨锌成本下降了26%。
赞比亚七大矿山,排名前六的3家减产、3家停产,只有我们宣布“不减产、不裁员工、不减投资”,因为我们成本低。这也正是为什么全行业亏损而有色集团仍然保持盈利的主要原因。
危机带来海外低成本扩张机会
记者:中国有色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很有特色。听说今年又完成了几起成功的海外并购?
罗涛:金融危机一方面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带来扩大企业规模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