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路艰 建材专利权保护难启的三重门
2009年10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第13991号),决定书宣告广东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原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立体孔洞装饰陶瓷砖”(专利号:200620154970.8)的权利要求全部无效。这也意味着东鹏陶瓷发起的这场已经为期一年多的维权行动目前陷入了一个较为不利的境地。
“专利纠纷中,被诉企业如果对专利有异议,可以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进行复审。如果专利复审被宣布无效,而企业根据该专利起诉,那企业的官司可能就要输了。”涉嫌专利侵权的企业常常会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专利复审,法庭会根据复审结果做出判决。“如果专利无效,官司就不可能赢了。”
此次东鹏专利复审被判无效,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引发了业内对建材专利权保护的关注。
东鹏陶瓷维权之路
广东东鹏陶瓷有限公司的维权行动始于东鹏的玻化砖“洞石”被模仿侵权。东鹏自主研发的洞石产品2006年面市,并获得专利权。洞石的发明,被认为是佛山陶瓷产区由“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转变的典型案例,获得了政府科研资助。不过,短短几个月后,国内市场上便发现多个厂家仿冒洞石产品。
2008年年初,东鹏全球首创“纳福娜洞石”,并以“纳福娜”为名迅速申请注册了商标,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随后,“纳福娜洞石”也被同行企业大量模仿,东鹏于2008年11月展开全面维权活动。然而,2009年5月,佛山瓷海国际,待装修的展厅外,巨大“纳福”洞石广告,比“纳福娜”仅少一字。
东鹏陶瓷总经理陈克俭曾公开表示:“大量的仿冒迫使我们不得不也跟着降价,目前洞石的出口价格已从早期的14美元降至9美元每平方,整个洞石市场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我们的销售也比原计划下降。”
东鹏陶瓷维权案是国家自去年6月发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来,在建陶行业知识产权权益主张的一个重要案例,也是迄今为止发生在国内建陶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产品知识产权维权与反诉案。然而按程序合法取得的技术专利却被判无效,震惊、无奈、愤慨……更多的是对企业创新造成的伤害。企业需要创新,政府也鼓励创新,可是,创新的成果不受保护,创新热情很受打击,伤害的就不只是东鹏,而是所有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建材专利侵权现象泛滥
实际上,国内建材企业涉嫌侵权的现象这些年来一直有增无减,涉及地板、陶瓷、卫浴等多个行业,东鹏陶瓷的遭遇并非个案。
11月4日,广交会新闻发言人陈朝仁透露,本届广交会涉嫌侵权的企业就有近700家。虽然本届广交会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但被投诉企业仍有1113家,最终认定涉嫌侵权企业689家。其中,专利案件依然是主要投诉类型,占总投诉量的68.1%。
专利侵权的危害在于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腐蚀,知识产权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对于创新型企业,尤其是指望着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打天下、守天下的企业面对抄袭侵权,倍感无奈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感受。”
维权路艰建材专利权保护难启的三重门
虽然建材专利侵权的严重和维权的困难绝不仅仅是一两个案例所能管窥而知的。但是我们仍能从东鹏专利维权案中抽离出一些个因,来看看建材专利侵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又是什么力量让建材维权之路如此扑朔迷离?
一、“成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