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 任重而道远
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要依靠政策,政策的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考核政策的标准是看能否推动中国造纸工业更快更好更省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原料政策多次调整,有过长期的“草木之争”,表明对于客观事物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和反映。现在的原料政策,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经验教训的对比之后制定的,又经过广泛的宣传,在认识上可能基本统一,但政策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和规律?是否正确的被执行? 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还需要不断去总结去再认识,并在发展中去完善,使政策更加符合国情和造纸工业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原料政策是一个值得重视、深入研讨和艰辛探索的课题。在造纸原料严重短缺的今天,《中华纸业》发表草木皆“思”,回顾和思考建国以来纤维原料结构的演变,引导大家重视关心原料问题,更广泛的集思广益和献计献策,这对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定会作出有益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大抓林纸结合是正确的,但发展的事实是:国产木浆 上升的比重和草浆产量下降的速度都远低于预期的指标,过去用得很少的废纸却成了中国纸业笫一大原料。这些出人意料的变化和结果,正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市场调节和草浆技术进步的结果。现在的原料方针“提高木浆比重、扩大废纸回收利用、合理利用非木浆,逐步形成以木纤维 和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造纸原料结构”,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和需要。
如何理解以非木纤维为辅的“合理”利用?笔者认为,不要消极的理解成“合理”利用,就是“适当”利用或“控制”利用,政策并没要求人们消极的去看侍草浆,而是要求人们积极的千方百计的“合理”的用好草浆。至于非木浆用“量”的多少?笔者认为,“量”是以“合理利用”为前题,也是“合理利用”后的结果。原料比重的大小,应当是各种原料技术和经济发展竞争和市场调节的结果,而不应是人为的计划产物(这与政策导向不矛盾),但什么是“合理利用”草浆?如何才能实现科学的“合理利用”?问题的关键需要同仁深入去研究和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笔者认为,根据国情中国造纸工业的原料方针应强调:因地制宜,多种原料并举,要“林纸结合”,也要“农纸结合”,挖掘一切可能利用、具有工业价值的造纸原料,共同来解决中国造纸工业原料短缺的大问题。要求政府有关部门严格把守好污染关,并作好原料方针的具体指导,其他的问题可由市场去调节,由企业去解决。需要指明:木材 、废纸、非木材各类原料在中国的国情和地位,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木材和非木材原料的主要区别,如何去“合理利用”,提几点设想:
1 突破备料是“合理利用”多种非木材原料的关键所在
非木材原料不均一、杂质多,备料尤其重要。但大多非木材原料的备料设备都十分简漏,甚至不备料(将原料简单切断后带着大量杂质直接用于制浆),故两者制浆的效果差距甚大。非木材备料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除麦草备料有较多研究和改进外),投入的研制力量甚少,是一个被忽视的角落。多种非木材原料能否突破备料,是能否“合理利用”非木材的关键所在。在此呼吁科研部门和设备厂多关注非木材原料备料设备的研制,定能取得事半功倍(多倍)的结果。
如树皮、胡麻原料的传统制浆工艺:将原料切短后,直接用于蒸煮。因切短的树皮、胡麻成份复杂,杂质多,均一性差,故蒸煮效果差。为了将树皮表层的黑皮壳和胡麻表层的的黄皮壳煮掉,又被迫用高温高压高碱量长时间保温的强煮工艺。其结果得率低、成本高、污染负荷重,是典型的“不合理利用”。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