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度整合中国陶瓷工业
危机带来的思考:中国的制造业由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资源,因而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规模优势,但在全球化时代,资源配置的优势才是更大的优势,无论是在上游,下游资源整合造就的品牌优势,在流通领域整合带来的营销优势,以及通过金融杠杆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本运作进行资源整合的优势,都是陶瓷产业提升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抵御由于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市场销售的风险,这次危机就证实了这点,但要形成资源配置的优势,需要宽松的政策,协会的引导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规模经济和市场需求 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
我们在管理、营销、品牌和技术上都远不是世界第一流的,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上是排在较后面的,但我们有一个优势是其他国家报不具备的,恰如诺贝尔奖金奖得者克鲁格曼所说的,在世界贸易中,较大的国家会处于优势地位,因为他们的国内市场较大,这样令较大的企业易于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中国的陶瓷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因为我??有明星的价格优势,正因如此,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中国是加入世贸的最大受益者。
陶瓷工业 的迅速扩张
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展的城市化进程之中,每年有将近2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如果按城市化率目标75%计的话,这个进程将会维持二十几年才能完成,城市化进程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筑,医院、学校、公园、住宅等建设,这种建设每年都需要上万亿的投资,这些建设与陶瓷行业密切相关,这对于陶瓷行业来说,是长期的重大利好。此外,中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例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也在一段时期内有力地拉动了市场的需求,正是由于诸多利好因素的刺激,它给了陶瓷行业一个快速扩张的信号,似乎市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只要企业能生产出来,就能销售出去,但一旦出现危机,市场销售受阻就会令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倒下。
产品和市场的失衡
恰如麦肯锡所说的:“中国市场大得惊人,但是价格也低得惊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上下波动就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当同类产品在市场上泛滥之时,市场通过价格,就已经给出了供求关系失衡的信号,一但外界发生任何突发事件,例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就会给消费者的信心和购买能力带来极大的打击,并能化为全球耐用消费品过剩的危机,在危机中,受打击最大的,恰恰是那些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所以因定成本也高,一旦销售停滞,每天的损失是十分可观的,因此这种打击出也是致命的,幸亏国家及时投入数万亿巨额资金救市,并及时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管制,令经济在09年中开始较快复苏,如果冬天时间再稍长一点的话,那末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的大型企业,绝不会是个别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危机令陶企,特别是规模陶瓷企业出了一身冷清汗,我们决不能忘却这次警告,要保持产品和市场的均衡发展。
陶瓷行业的反思 小众化时代与规模效益
当我国人均GDP达3300美元,向小康社会过渡之时,小众化时代已悄悄来临,人们需求已经从主要为基本需求向价值取向各异的多元化需求逐步转变。曾经以“让产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流出来”为口号的松下,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因为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一种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
对陶瓷行业来说,同样如此,大规模生产是以失去个性为前提的,本来诺大的一个市场,每个市场都有足够大的空间,但由于我们在小农经济时代养成的“过去导向”的思维,看到别人做什么成功了,我们就去做什么,其结果是大部分企业都拥挤在一个主流市场中,你做大理石成功了,我也去做,你做铂金砖成功了,我立即模仿,这样必然造成产品结构失衡,把什么都做烂了。
在这次危机中,一批敢于创新的优秀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就比较小,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长处,如果企业能根据自身的长处,以及市场的供求关系,能找到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利基市场”,那就能满足市场中需求各异的群体要求,例如,不少做手工艺术砖的或者产品性价比较高的企业,在危机中就活得比较滋润,可以说发挥优势有利于抗风险。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