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产能过剩的治理和优化 科学发展是关键
近来,产能过剩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特别是建材业中的水泥、玻璃等行业。那么,同为建材业的建筑卫生陶瓷是否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呢?
对于陶瓷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世纪更替时就已经有人在谈论。这些年来更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认为陶瓷业没有产能过剩,有人则认为目前陶瓷业已经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笔者属于后者。
有这样几组数据:
2009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68.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86%;卫生陶瓷产量达到1.58亿件,同比增长9.68%。
2009年,佛山众多陶瓷企业在广东清远、云浮、新兴、肇庆、河源、四会和省外的四川、山东、湖南、江西等地设厂,共购置32000多亩陶瓷生产用地,规划新建生产线250多条,新形成年产约20亿平方米的生产规模。
河南长葛卫生陶瓷产区预计到2010年,可能达到5000万件的年生产能力。
2010年,江西高安、上高、景德镇、宜丰、九江等地新建陶瓷生产线达50多条……
可以想象,如此巨大的产能,只有在中国市场能看到,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陶瓷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但我们的年消费量又是多少呢?
来自第16届世界陶瓷论坛的数据,中国建筑陶瓷年总产量虽超过60亿平方米,但出口仅6.7亿平方米,88%在国内市场消化。另据权威部门统计,自2004年至今,我国陶瓷砖产量连年大幅增长,每年增加6亿平方米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每年新增窑炉超过200多条。作为2009年发展的延续,建陶产业2010年上半年仍旧保持较大增长,不少生产线产能也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释放。据此,业内专家分析,陶瓷砖或将在2010年出现产能过剩。
应该说,陶瓷业存在的产能过剩,这是一种总量的过剩,也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因为产量规模瓷砖超过60亿平方米,卫生陶瓷超过1.5亿件,这样的规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更难有后来者。但在产品结构方面,中低档产品比例过大,高附加值、高档次、自主品牌缺乏,导致出口陶瓷产品大多以量取胜,甚至不惜价格竞争,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由于产能的急剧增长,我们利用30年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过剩的问题又严重影响了行业科学、健康地发展,并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重点。
产能过剩,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实,既然已经存在,就需要正确面对,要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兼并重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方面施以重拳。有关部门及媒体也曾多次提到陶瓷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多年来反复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
要加快消化过剩产能,对产能过剩进行有效治理和优化。1948年美国曾实施了马歇尔计划,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实现了双赢,及时消化了美国自身的过剩产能,还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为缓解国内制造业的过剩产能,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顺贸易偏向的投资战略,通过有比较优势产业部门渐次外移,不仅形成了母国与投资国之间的垂直分工,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而且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的金属、化学与机械工业,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可见,发达国家也曾发生过产能过剩,他们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了有效治理和优化。20多年前,西方国家的许多知名陶瓷企业,也是经过产业重组兼并,迅速结束了长期的内战现象,大量的中、小型陶瓷公司被兼并或被市场淘汰,现在仅剩下几家或十几家公司了。如荷兰卫生陶瓷企业康宁克里科公司已实现与瑞典高斯公司的联合,意大利的桑尼公司合并了帕兹公司,瑞士胡丁劳芬卫生瓷公司购买了德国杜拉维特公司的部分股权。欧盟主要几家卫生陶瓷厂商的合并与重组,目的在于组建成几家世界上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巨无霸企业,加强与提升欧洲卫生陶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06年6月,乐家以2.5亿元 收购鹰牌洁具,鹰牌洁具品牌保持不变。不久前日本伊奈公司则收购了美标亚太区9国业务。
产能过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市场发展过程中固有的存在模式,产能过剩是一个暂时现象,但如果我们不能加以调控,是否会演变出无法挽回的后果?生产线还在建,招商还在继续,那什么时候才算是真正的产能过剩呢?把一些资源型的产品低价卖到国际市场,赚回来的外汇能够弥补我们对资源、能源、环境的消耗和破坏吗?
因此,我国陶瓷业,面对产能过剩问题,应在治理和优化上下功夫,需要借助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东风,运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淘汰和限制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还要从源头上采取节能减排、抬高环保门槛等措施有效抑制产能过剩。让陶瓷业实现科学的发展,才会有助于治理和优化产能过剩,才会迎来陶瓷业发展的真正春天!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