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风云突变 期货套保理念升级
“了解了宏观经济走势和钢铁行业现状,熟悉了套期保值方法,就一定能规避风险吗?”7月17日,当中期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在“2010年北京钢铁产业与投资论坛”上抛出这样的问题时,在座的钢铁企业代表几乎都作出了否定的表态。
这一问题的现实背景是:钢材价格大幅波动、钢铁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以及市场供需关系悄然发生根本性变化。用兰格钢铁董事长刘长庆的表述就是,“钢铁贸易企业传统观念和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须与时俱进。谁的思维模式转得快,谁就更有机会赢得商机。”此外,人们对期货公司套期保值等服务内容的认识也有了拓宽。例如,中期研究院在这次论坛上就提出了企业、银行与衍生品三方合作模式以及产业客户点对点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体系。
钢铁市场风云突变
2009年3月27日上市以来的螺纹钢,期价走势呈现典型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4月7日跌至3410元/吨,当年8月4日涨至4982元/吨,其后行情急转直下,10月12日最低至3610元/吨;今年4月上旬再创阶段性新高,之后重归跌势:从4月14日的4898元/吨到7月15日的3886元/吨,短短三个月跌幅高达20.6%。
在价格剧烈波动的背后,是行业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刘长庆介绍,其一是钢铁金融属性日益加强,市场定价主体逐渐发生变化。钢材期货上市后,钢铁金融属性进一步加大,仅关注现货市场已无法看准行情,过去那种借助地域优势、时间优势,或与钢厂关系来挣钱已经“不好使”了。
其二,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产能过剩背景下,逐步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过去都看武钢定价,但目前钢厂定价能力被市场逐步削弱,尤其是价格波动激烈的品种正由钢厂向市场过渡。在新的每日定价机制下,根据市场走向确定当日价格,变化非常灵敏,波动也非常频繁,从而增加了企业判断的难度。”刘长庆向众多钢企代表建议,应认识到社会已进入金融经济时代,钢铁贸易的转型和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并非简单利用期货工具
“在钢材期货上市以前,我国钢材价格由供需双方决定,钢厂定价后管理好自己的资金即可,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国际铁矿石价格、海运费根本不关心。”王红英介绍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期货市场,他们开始利用不同合约之间以及期货远期交易平台的价差,通过找出价格的不合理性,进而采取各种方式规避风险。
然而,套期保值是非常复杂的流程化体系,不是对期货工具的简单运用。“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内部风险要先行,要有一套规范的交易运行和风险控制流程,完善的风险控管服务体系,如建立风险模型、量化管理、专业人员培训、融资服务及数据库建设等。”“只有对风险管理概念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才能真正把期货当成生意来做。”王红英表示。
在介绍企业、银行与衍生品三方合作模式时,王红英还特别指出,中期研究院不仅帮助银行监管套保账户与信贷账户,实时进行监控风险,也帮助企业设计专业的套保方案, 系统风险管理服务,甚至协助企业和银行沟通,帮助企业争取最多的贷款。“我们现在和农发行已形成良好互动模式,在允许的条件下,可协助客户进行接待审批、资信评估等,以争取更多贷款。”他表示。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