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套保”:国内钢铁业突围之策?
从铁矿石价格上涨引发成本增加,到房地产调控导致消费萎缩,国内钢铁行业陷入了"被两头夹击"的尴尬境地。专家认为,阶段性检修以减产保价,同时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才是当前国内钢铁行业逆境突围的应对之策。
7月17日,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在"2010年北京钢铁产业与投资论坛"上指出,国内钢铁行业供需失衡是近期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今年4月份国内日产钢184.7万吨的产量,按照90%的产能利用率,折算年产量将达到6.74亿吨,粗钢生产能力至少达到7.5亿吨。但是在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粗钢的表观消费量仅3亿吨。
如何有效抑制国内钢铁产能的过快增长一直是钢铁行业的调控难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6月4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相关部门也发布了配套文件。"此次调控目标更为清晰,部门分工更加明确,执行力度能够保证,将起到有效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作用。"石洪卫预计,此次调控效果可能会在四季度逐步显现,供给的有效削弱也将对钢材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面对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国内钢铁企业开始阶段性检修,以达到"减产保价"的效果。据统计数据,7月份国内钢铁企业检修减产规模继续扩大,钢材加工企业有22家,减产140余万吨。设备大修停产5家,高炉检修4家,经测算将影响粗钢产量约6.3万吨。
钢材市场库存也因部分钢铁企业的减产而出现下降。据统计,截至7月16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建筑钢材社会库存量达到了767.26万吨,比上周同期减少13.77万吨,降幅1.76%。29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库存出现下降,9个城市小幅增长。
钢材期货上市以来,国内部分钢铁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地规避了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中期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期货市场,他们开始利用不同合约之间的价差,找出价格不合理性,采取各种方式规避风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套期保值是非常复杂的流程化体系,不是对期货工具的简单运用。"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内部风险要先行,要有一套规范的交易运行和风险控制流程,完善的风险控管服务体系,并建立风险模型、量化管理、专业人员培训、融资服务及数据库建设等。"
来源:中财网/期货日报 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