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商爆行业潜规则: 含60%就算是"实木家具"
“要买的就是纯实木家具,这定金都交上了,哪知道根本就不是全实木的。”7月17日,李沧工商分局接到市民姚先生的投诉。而正因为这起投诉,爆出了实木家具行业内一条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原来,在家具商口中,只要含有实木60%以上的家具都可以称为“纯实木家具”,其余40%则是人工合成材质。这一“潜规则”与市民认为的“实木家具”完全不同,家具商也坦言,市面上旺销的所谓实木家具中,有将近一半“都不怎么纯”。
投诉:全实木家具只含60%实木
据姚先生介绍,今年5月份,李沧区一处家居广场搞促销活动,并且称“家具材质均为全实木”。对实木家具情有独钟的姚先生感觉价格便宜,又能保证是全实木,便当场订了一套6000元的“实木家具”,约定7月份送到家中。根据协议,姚先生还当场交付了1000元作为定金。
7月份,家具如期到货,对实木家具颇有研究的姚先生却发现,这套家具根本就不像是全实木的。“家具的拐角处木纹都衔接不上,明显不是纯实木家具。”姚先生立即质问商家,商家的解释却令姚先生大吃一惊。
“家具里只要含有的实木比重在60%以上,就叫实木家具。你买的这套就是60%的实木,这完全符合我们行业内的‘规矩’,怎么不是实木家具了?”商家的振振有词将姚先生噎得火冒三丈,“这个‘潜规则’太坑人了!”姚先生一气之下,将此事反映给了工商部门。
调查:“六成说”成行业潜规则
7月18日,记者跟随李沧工商分局经检大队执法人员到多处家具市场走访,结果发现,“六成实木说”确实是目前家具行业的一条公认的“潜规则”。
在一处家具城里,几家家具店的负责人都表示,商家在销售时所称的“实木家具”分为两种:一种是100%全实木家具,另一种就是“行规实木家具”,即家具里有60%的材质为实木,其余40%为复合、强化等人工合成材质。
“现在销售最好的‘实木家具’里,有将近一半都是这种六成实木的,要是全实木家具普通人家也买不起啊。”一家大型家具商场的负责人杨先生说。
“行业里说是‘潜规则’,但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掺假欺诈。”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国标规定,含有60%为实木材质的家具只能成为“综合类木家具”,而根本不能等同于实木家具,家具商的做法扩大了实木范畴,在价格和质量上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提醒:签合同一定注明“全实木”
7月19日,李沧工商部门勒令这家家具商将定金全额退还给姚先生。而对于这起投诉爆出的“六成实木说”的潜规则,工商部门决定,即日起将对家具行业的材质标准进行清查,清查标准为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工商执法人员表示,家具销售方应当如实标注家具材质的真实成分,凡是“伪实木”冒充实木家具的,将一律清查整治。
在实际购买中,很多市民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经验,工商部门支招称,市民在购买时,一定要要求跟商家签订购买合同,而且一定要商家注明是“全实木家具”还是“实木贴面家具”、“综合类木家具”、“板木结合家具”等。购买后一旦发现家具材质有假,就可依据合同来向商家索赔。记者王媛本报通讯员郭霞
新国标:实木家具分三种
实木家具、实木贴面家具、纯实木家具
记者在海博家具城了解到,实木家具跟非实木家具的价格相差高达几十倍。以一套一桌四椅的家具为例,全实木质地的售价4000元~8000元,而全红木的更是达到上万元,相比之下,非实木材质的售价最低几百元,最高也就在3000元左右。
据李沧工商分局经检大队负责人介绍,在2009年5月1日之前,实木家具的界定标准确实很模糊,一般认为,70%以上是实木制作的家具就可以成为“实木家具”,“这就导致了家具市场出现了‘只要有块实木就可以按实木家具卖’的混乱现场。”执法人员说,自从2009年5月1日,新版的《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开新版标准正式实施,首次严格明确了“实木类家具”、“人造板类家具”、“综合类木家具”、“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以及“实木贴面家具”具体定义。
根据新国标的分划,实木家具细分为三种,“纯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纯实木家具是指所有的零部件都采用实木制作的家具;实木家具也叫板木结合家具,也就是台面、桌(椅)腿等框架采用实木,而侧板、底、顶、隔板等部位用人造板(密度板、刨花板等都属于人造板)制作的家具;实木贴面家具则是用人造板制作,表面用实木单板进行装饰的家具。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