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塑料建材

不能让中房协的“上书”撼动房地产调控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媒体最近披露:8月12日,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海南博鳌表示,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 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朱中一表示,目前市场预期混乱,不宜再出紧缩新政,否则将影响房屋供应,带来新的问题。

  实事求是而言,作为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站在开发商的立场对房地产走势和政策发表看法,并无不可。但众所周知,房地产作为利益博弈非常复杂的行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相关利益方对政策的影响力远大于一般民众。

  纵观朱中一副会长的核心观点,不仅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而且对房地产市场的诸多事实还有误导之处。比如,在说到为什么不能再 紧缩政策,朱中一的观点是:我国多个城市土地供应量出现下滑,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到两年市场供应的房屋会减少,而刚性需求是没有变化的,因此那时有可能再出现新的问题。

  而事实是,在4月17日国务院 史上最严的房地产新政之后,各地的土地供应不仅没有减少,而是高速增加。国土资源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6月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5.6万公顷,与去年同期实际供应量的2.4万公顷相比增加约135%。

  在土地供应增加的同时,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也很迅猛。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92亿元,同比增长34.4%。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8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房屋新开工面积8.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9%。

  也就是说,无论是土地供应,还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并没有出现朱中一会长所言的大幅下滑的局面。这说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在遏制高房价的同时,并没有因此而影响房地产的正常发展态势。

  看来,民众对朱中一副会长言论有担忧,关键还是因其拥有更多向高层建言的机会,而并非其所言都是事实。其实,中国房地产调控博弈的历史昭示,在任何时候,房地产市场的相关利益方都会抓住一切时机,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水搅浑。朱中一说得不错,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极其混乱,但混乱的根源并非政策本身。

  从长期来看,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事实。我们认为,当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政策不会因为这样的“上书”而轻易改变其既定的方向和政策目标。在经历了7月份短暂摇摆之后,房地产调控政策目前已经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偷偷放开三套房贷的银行在银监会三令五申之下再次关闸,乘势抬头的房价也没有了足够的底气。

  特别是8月份,高层不断释放出房地产政策会继续坚持,不会中止的信号,李克强副总理8月13日在北京调研保障性住房建设时特别强调,当前,要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调控的决心和信心非常明确,这意味着,至少在今年,整个房地产政策突变的可能性并不大。考虑到GDP增长无需过多的担忧,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而言,今年的时间和空间窗口无疑都很理想。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担心,房地产市场的利益方仍然会不遗余力地继续上书“诬读”政策。以中房协的“再出紧缩政策将影响住房供应”为例,事实上,高层从来没有表示要 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政策的充足程度而言,4月17日的“十号文”绝对够了,关键是对每一条如何确保不折不扣地执行。“十号文”提出要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到现在为止,房产税却被各方炒成了一锅粥,如果一再拖延 ,反而会影响政策的预期;再比如,“十号文”提出,对调控不力的,要用党纪国法进行问责,可是,前段时间媒体曝光的1457宗闲置土地的名单,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说法和制裁措施;再比如,一些银行总是不失时机地悄然松绑房贷,也没有人追究,这些都严重影响民众对调控政策的信心,也影响政策的执行力和效果。

  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目前以“十号文”为标志的调控政策无疑是一剂良 ,是在让发疯的市场回归理性。站在中国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在房地产问题上存在侥幸的心理,这是治理中国房地产泡沫和房价乱象的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如果因为利益集团的上书而轻易放弃,那是对中国经济,对中国未来极大的不负责。


来源:证券之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