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论“导师崇高感”更奇葩的,是博士论文研究这个
▲资料图
继论“导师崇高感”的神论文火遍全网后,又有一批论文火了——因为这些论文也很“神”。
《教育研究的想象力--以张楚廷的教育研究为例》、《张楚廷教育智慧研究》、《张楚廷课程思想研究》……近日有网友发现,截止2019年12月,知网收录了大量以“张楚廷”为篇名的文献,其中包括不少硕士、博士论文,绝大部分来源于张楚廷曾就职的湖南师范大学。值得一说的是,这些以“张楚廷教育思想”为题的硕博士论文,张楚廷不仅是被研究对象,还是指导老师、答辩委员。一时间,这引发舆论广泛质疑。
对此,张楚廷身边的助理回应,“张老师带很多博士,自己的学生写的可能也就几篇,大多数都是别的学校不认识他的人做研究,不能因为有学生研究自己老师,就认为是‘拍马屁’。
张楚廷是谁?最显著的title,大概就是“原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当代著名教育家”。如今已83岁高龄、从教超60年的他,确实声名在外。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曾评价他:“如果当代中国有教育家的话,有两个人称得上,一个是朱九思,一个是张楚廷。”公开资料显示,他涉猎了多个领域,造诣颇高,著作等身。
鉴于此,有不少学生对其教育理论、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也在情理之中。对学术研究成果的研究,也是学术的重要路径。
问题是,这些论文有些如出一辙之处:张楚廷不仅是研究对象,还是指导老师、答辩委员。也就是说,他名义上是这些论文课题与内容的指导者,还是答辩环节的评审者。这就相当于身兼球、球员和裁判员于一身,多少有失妥当。
首先,从时间线来看,这些以张楚廷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有不少发表在他任职校长的期间。这未免让人疑惑:博士生研究自己校长教育思想的论文,是发自本心,还是有授意,抑或是虽然自定课题,但存在对领导的刻意逢迎?
其次,从这些博士论文的具体内容看,不少作者显然将太多的笔墨放在了张楚廷个人经历上,其中不乏歌功颂德之词,如“张楚廷乃天才也”、“巨人思想家”、“能够把‘校长’、‘学者’‘教育家’‘教育思想家’这样一些称号集于一身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但张校长是,而且当之无愧”……其中还不乏论文用1/3篇幅讲述张楚廷人生经历,这与其说是博士论文,不如说是个人传记。
张楚廷的学术成就外界自有公允判断,但这些溢美之词放在博士毕业论文里,有谀师之嫌,也不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越过了学术论文的底线。
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毕业论文都是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研能力以及学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的全面体现,创新性和创造力无疑才是首要的评价标准。而纵观以“张楚廷”为研究对象的这些论文,几乎遍及论文的阿谀之词、对导师的奉承,又谈何创新性、创造力?
再者,身为答辩委员,在评审环节真的能拿出严肃的学术评价“尺子”,量量这些吹捧自己的论文的“长短”吗?就算自己能,其他评委呢?
虽然,张楚廷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应“自己的学生写的可能也就几篇”,但是,从知网检索来看,并非如此。
当学术研究变成学生及青年学者围着自己导师转悠,当毕业论文变成这些人争相逢迎、攀龙附凤的道具,其学术氛围也堪忧。
据报道,在从教60周年思想交流会上,张楚廷表达了不断提问与质疑的重要性,他提出“敢不与官方同步,各说各话拥有自己的治学方法与理念”。可在他“三位一体”的身份面前,学生有“不与他同步”的权利和底气吗?学生研究导师的教育研究,导师作为评委通过了学生对自己的研究,一来一往,学术研究的客观性何在?
近期,搭“师娘优美谀师论文”的便车,学术圈的不少乱象被曝光,而作为学术巨擘,有些学者更该珍惜自己的羽毛,将学术伦理奉为圭臬,对圈子里的精神鸦片抱有警惕。否则,晚节不保是小,坏了一个领域的风气是大。
虽然目前学术伦理并未对这类奇葩情形做出明确规定,但这很可能已违背学术伦理的价值向度——诚实、负责、公正。在此也期望,有关方面能及时介入,查查这里面有无学术失范的情况,给公众以交代。
□张晓雨(学生)
编辑 陈静 实习生 张晓雨 校对 李世辉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