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建材价格

大明风华:一道圣旨两处错误,朱瞻基:你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明风华》最新的剧集中,汉王朱高煦到底还是棋差一招,被侄子朱瞻基以怀柔之策,甚至剧中还有朱瞻基效法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中,火烧通敌将领书信一般的桥段,如此一来胜负已分,朱高煦部属临阵倒戈,连带朱高煦自己也成为了阶下之囚。

但朱高煦有也一个护身符,那就是作为朱家人,太宗皇帝朱棣曾经拉着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五人盟誓,誓言便是不杀自家人;而且按照剧中设定,经营几十载的朱高煦朝堂心腹颇多,由此朱瞻基也只得将朱高煦圈禁,并下圣旨命于谦作为汉王陪读,以期汉王能够认识到错误。可问题就出在这短短的几十字圣旨之中,还是两处不可弥补的错误。

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 :朕闻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得仁义必于悌爱之家。朕常阅史书, 见自古皇家 , 汉有八王之乱 , 唐有宣武门之变, 宋有烛影斧声 , 手足相残 、不绝如缕。朕常心中自警 ,日日修德 ,今汉王作乱,幸喜平叛,溯(剧中读作shuo,自然是错)其原由,皆为忙于军旅之事,少读史书所至。今遣大臣伴其读书,希于往日之错 ,得识于万一,钦此!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圣旨

圣旨中朱瞻基作为胜利者,自然要“说教一番”。忠臣仁义之士,出自孝悌之家,讲的便是门风、家世的影响,而朱瞻基自己便常常阅览史书,并且还特意为造反的二叔朱高煦罗列了一系列的前车之鉴——西汉汉景帝“八王之乱”、唐李世民的宣武门之变、宋朝赵匡胤、赵光义之间的斧声烛影。

当然为了恪守誓言,不至于让自己背负杀亲叔的恶名,他也为朱高煦的作乱找到了理由,无非就是二叔太忙于军旅之事,忽略了自身的学习,没时间读史书的原因,还贴心的派遣了于谦前来伴王读书。

可能写到这里,就已经有真正熟读历史的读者发现了这份圣旨中的两个错误了。

一个便是西汉的“八王之乱”,在历史上西汉所发生的藩王之乱,乃是汉景帝时的“七王之乱”。在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汉景帝的朝臣晁错有鉴于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藩王尾大不掉的社会现状,上疏《削藩策》主张削藩。汉景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次年便开始着手削藩。此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纠结了楚王刘戊、淄川王、胶西王等七个刘姓宗室发动叛乱,伊始汉景帝惶惶然,将晁错诛杀希冀诸王能够退兵,但在无果之下依靠周亚夫、窦婴、梁王刘武将七王打败,也扫清了威胁中央的诸侯王实力。

若说“八王之乱”,历史上则发生于西晋时期。由于取曹魏而代之,晋武帝为了巩固统治,便大肆分封同宗为王,而在晋惠帝上位后,由于晋惠帝本身脑子的问题以及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最终也爆发了这场长达数年的八王之乱,此乱也让西晋亡国告终,成为五胡乱华的最直接原因,司马氏一族也因此被人诟病千年。

第二个错误,便是人尽皆知的玄武门之变。626年,秦王李世民在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处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

但玄武门与宣武门可不是一个概念,玄武门,乃是指代的北宫门,古人笃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并以此作为四个方位的代表。朱雀门,为南门,主兴旺;玄武门则主稳固,因此朱雀门、玄武门也大都是最为壮观的两个门。

根据旧唐书记载,“六月四日,太宗(指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那么宣武门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宣武门,在北京是与崇文门相互呼应的,完工与明朝朱祁镇正统四年,有“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因此显然二门出处是不一样的。作为观众,咱也不知道是不是朱瞻基的历史都读到那啥里去了,还是说作为《大明风华》编剧的几位历史都读到那啥里去了!亦或者说“朱瞻基”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