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市场观察

聚焦“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 重庆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助推文学学科发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6日5时13分讯(李婷婷 刘春容 通讯员 李吉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一批学术新人的引进和崛起,使本学科充满蓬勃的学术朝气和旺盛的学术锐气。”日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曾凡浏在主持“2019年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高端论坛”时说道。

据了解,此次论坛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召开,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协办。论坛围绕“文学话语的跨国旅行”的主题展开。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龚燕,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民大学讲座教授杨慧林,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刘耘华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乃乔教授,中南大学文学院欧阳文风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林克勤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靳明全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向忠银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费小平,以及来自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及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50余人齐聚一堂,共享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论坛现场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龚燕致辞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宋炳辉致辞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挖掘文学研究特色方向 重师实力积累教学和科研成果

“我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依托于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两门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并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重庆市比较文学协会等部门的指导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重庆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龚燕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召开‘2019年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高端论坛’,将结合文化大发展的有利契机,围绕学术领域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启迪思维、交流互鉴,对该领域理论创新与学术研究都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的作用。

据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是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和科研的一支劲旅,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其研究方向中较有特色和实绩的,一是中日文学关系与比较。该方向历经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二是抗战文学与外国文学。该方向立足于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的历史实际,着力开掘和阐扬抗战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和互动。近年来,该学科多次斩获了“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个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宋炳辉表示,从文学的角度来说,重庆师范大学在整个重庆片区的文学研究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这个论坛的基础之上针对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问题展开研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多方面探讨 助推学科建设与发展 

文本旅行中有哪些思想对话?文学翻译理论的西方资源与本土再生有哪些新观点?西方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本体论有哪些方面的差异?不同诗学有哪些共同创生……开幕式后,论坛围绕“文学话语的跨国旅行”的主题,举行了三场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展开了充分高效的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慧林教授作主题发言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与会专家开展学术交流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传统思想就是要在变化中才有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慧林教授就文本旅行中的思想对话展开了讨论。他认为,中西文本的双向旅行中激活各自的思想资源不能停留于描述性的概念,更需要发掘工具性的概念,挖掘亦即海德格尔Ereignis和中国思想中的“缘构”。或可通过存在之“途”、存在之“是”,追索中西形而上学语法中的“重复”与“复合”之不同模式及其张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文学研究院教授、博导,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宋炳辉教授梳理了谢天振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他认为,译介学理论是谢天振个人的理论创建和成就,放到中外文化关系中来看既是外来学术思潮旅行的结果,更是本土学术语境的发展,他的理论基本完成了中国译介学理论的建构。

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负责人,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刘耘华教授希望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论做出新探索。他认为弗朗索瓦朱利安的理论可供参考,主要表现为,不做外在的比较;“他者”对于“自我”的内在意义,不单单是一种“否定性的迂回”;在“自我”与“他者”之间,不寻求统一性。这一尝试或许是对现有中西文学文化比较研究及其方法论的一个有力推进。

据悉,此次主题研讨进一步推动了重庆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该校学院和学科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的对外学术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