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前沿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冶炼工艺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的稀土矿种,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江西、福建、广东、云南、湖南、广西、浙江等省区,富含中重稀土元素,其中中稀土和重稀土储量占世界的 80%以上,是我国宝贵的矿产资源。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主要采用堆浸和原地浸矿技术,堆浸工艺较池浸工艺生产规模大, 实现机械化作业,但存在压矿、挖富弃贫现象,资源利用率不到50%,每生产It稀土氧化 物须开挖矿体面积200m2,对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需长期治理才能恢复。
    原地浸矿工艺不需要开挖矿体,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但对于地质结构复杂的矿山,容易出现浸矿液泄漏,导致稀土回收率大幅度降低。“十五”以来,赣州有色金属冶金研究所开发浸液导流、人造底板全面截流等技术,可以避免浸矿液的泄漏,稀土会宗合利用率达到75%左右。但由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复杂和对于原地浸出的基础研究不够,特别是浸取剂溶液在贫杂矿体中的扩散和传质的机理研究不够,难以建立相应 的原地浸出模型指导工业生产,直接影响原地浸出技术在复杂地质结构矿山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