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离现实的互联网 到逃离互联网的现实
漫画/刘俊
从前,我们用互联网来逃避现实;而现在,我们用现实来逃避互联网。
十几年前,互联网是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地方,而现在,现实是一个逃避互联网的地方。
两种形态的互相转化悄然无声地发生了,人们身处其中,随波逐流。与此同时,对自身的来历和去向做思考,是可贵的品质。
犹记得,我接触互联网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那时,我总以为网络是很神秘的世界,虽然不能设想它的扩展,但也能直觉到它可怕的未来。
那时候,人们都称网络为“虚拟世界”。这种称号是从简单的校园BBS那种区域网走出来,进入三个W起始的互联网后才有的。
互联网不仅仅提供网页可以浏览新闻,获取信息,还赋予了每一位上网的人一个ID,你可以用一个网名在漫无边际的网络世界中肆意徜徉。聊天软件(主要是QQ)则让这种身份相对固定下来,而不是在数不清的论坛里用很多名字。
把真实的自我隐藏在巨大网络的一个无人知道的点上,没人知道你是谁,是男是女,漂亮与否,温柔还是粗暴,家境如何,已婚未婚……这让人从现实中被固定的那个自我中走出来,拿“自己想要的理想自我”面对世界。于是,一扇窗被打开了。
每个初上互联网的人都感受过那种暗暗的兴奋,你的触角可以伸到天涯海角或世界尽头: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到乌兰巴托的夜,从准噶尔盆地到巴颜喀拉山脉,甚至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厂……有网的地方就有人,有人就不愁成不了网友。
网友替换了笔友,把人类古老的交友习俗重新定义,那些字写得难看而自诩幽默的人得救了。
有人在网络世界里大展拳脚,甚至有人跟没见过面的网友谈恋爱结婚。如果你在现实中失意,不要紧,进入网络去重新找回自我吧。很多人就这么逃避着现实。
网络则有自身的发展路径。不知什么时候,或许每个人的经历有所差异,但网络生活变得稀松平常了。上网就像吃饭上班睡觉上厕所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事。它仍然具有虚拟性,但你不再对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产生兴趣了。人们更愿意与生活中认识的人保持沟通,既不愿过分地扮演自己,也不想看到另一个人在卖力地演戏。
随着网络实名制在各种领域的推广应用,人们几乎很难有隐藏的身份了,你甚至面临着一种反过来的威胁,即由于上网留下的各种痕迹而把现实的信息暴露给世界。到了大数据时代,这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现实。
于是,人们又开始在胆战心惊的犹疑中审视网络,怀疑手中的智能手机是一个数据抓取器。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身份,位置,消费习惯,银行存款,甚至性取向等,均可大白于天下。
而且手机越来越像一个让人无法摆脱的大怪物,“吞噬”着每个人的生活。
这是怎么了?这还是我想要的网络生活吗?我还是关了手机,切断电脑网线,回到现实,清清静静地过几天日子吧。
□刘兴亮(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