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拥抱大自然
参与者认真阅读展板上的科普知识。
小朋友在认真观察青鳉鱼的形态特征。
“这是我们早上在旁边池塘捞的槐叶萍,你看它的叶子像不像迷你版的槐树叶子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指着圆形小鱼缸里的浮萍,教孩子辨识水生植物。
“为什么它可以一直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呢?”四岁的欣欣眨巴着眼睛,问道。
“因为它的表面有很多细小的绒毛,可以存储空气,你可以把它按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工作人员鼓励欣欣动手尝试。
欣欣白胖的小手攥成拳头,伸出食指把槐叶萍按进水里。槐叶萍的表面立刻出现一层空气膜,拉着叶子,回到水面。欣欣咧开小嘴,笑着拉爸爸妈妈一起尝试,还有模有样地讲解起来,一同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这是2019北京自然观察节暨第九届“森林与人”大众长走活动中的一幕。公众通过记录竞赛、动植物观察、公园长走等形式,“零距离”接触大自然,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观察看什么?
“我最不喜欢别人问我研究的动物分布在哪里、数量有多少,因为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回答出这个问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坦言,“看到这么多人来参加活动,我很高兴。大家一起来回答,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自然观察并不需要长枪短炮,只需要一双眼睛。在天坛,参与自然导赏活动的市民叶先生抬起头来,恰巧看到一只掠过屋檐的雨燕;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参与观察竞赛的选手小张正在给白车轴草拍照;在圆明园,唐女士和孩子捧着一本书,一起学习湿地的功能。
“自然观察意义重大。在我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基础数据收集仍然是当务之急。”吕植说,“每个人的观察和积累都在给这项工作添砖加瓦。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公民科学。”
因观察而认识,因认识而热爱。社会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从观察开始。
在海淀公园,从事互联网程序设计工作的冯聪蹲在池塘边,引来好奇的路人走过来向水中张望。“看,这里有一只蚂蝗。”他小声说,“有时我们撬开河蚌,也会发现这种蚂蝗。”
“那这种河蚌还能吃吗?”有“吃货”立刻问冯聪。
“可以,高温加热就可以杀死它。”冯聪转过头来,笑着回答。回过头时,恰巧大风吹皱水面,一只小虾正在奋力蹬着后腿,逆流而上。“它太难了。”冯聪打趣道。
就这样,一群人津津有味地观察了半晌,站起来时腿脚都麻了,脸上却是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上一次观察大自然还是孩提时代,人长大了,好像动物也都随之‘隐身’。” 性格内向的程婷婷害羞地说,“今天重温记忆中的体验,比小时候更开心。多认识一种植物,多认识一种鸟,就像在这个星球上多了一个朋友。”
在城市中能找到自然之美吗?
“现在城市里到处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哪儿还有自然?”90多岁的张秀菊老人见证了北京的发展历程,说起这次自然观察节选择的地点,在海淀公园遛弯的她发出了“灵魂拷问”。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给出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森林覆盖率约为43.5%,也就是说,北京市近一半的面积都是绿色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
“随着北京绿起来、美起来,百姓又有了新的期待,希望北京鲜活起来。以前希望有森林,现在要求林中有鸟有虫;以前希望有碧水,现在要求水里有鱼有草。”王小平说,“归根结底,就是百姓希望城市成为人居和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家园。”
“北京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看到家里除了房子车子票子之外,还有更美的东西。”参与观察竞赛的自然之翼队的成员说。
在海淀公园,五岁的沈思偶然在树下发现一只以前从没见过的昆虫,就像一只披着波点蝉翼纱的蛾子。她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捧在手里,一脸期待地来到御稻流香景区的展台,询问工作人员:“哥哥,这是什么呀?”
“这是斑衣蜡蝉,最爱吸树的汁液。”工作人员告诉沈思,“过去的蜡烛就是用这种昆虫做的,颜色又白又亮,所以叫它蜡蝉。那时候欧洲人的蜡烛大多是从牛奶里提炼油脂制成的,颜色偏黄,不如我们的蜡烛品质好,所以当时中国蜡烛在欧洲价格很高。”
沈思听得入迷,小脸上写满了崇拜,当即要求妈妈买一些介绍昆虫的书籍,立志也要“像大哥哥一样认识好多动物”。
大自然就在城市里。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环抱的北京湾内,海拔跨度两千余米,五大水系穿流而过,这,就是北京。在这片土地上,2000万常住人口与7种两栖动物,20多种爬行动物,超过40种野生鱼类,近60种野生兽类,500余种鸟类,以及1500余种野生维管植物共同栖居。
“学会观察自然,不仅能给动植物创造生存空间,也能给人类自己带来更多彩的生活。”看着在公园各处学习物种知识的人们,吕植语气里满是欣喜。
怎样观察一条鱼?
一张方桌边围着一圈人,桌上摆着几个小小的鱼缸,其中一个鱼缸里,几条小鱼扭着身子,嘴巴一张一合,不时吐个泡泡,悠哉地嬉戏。
“我们观察动植物,首先要看它的特征。这条小鱼和另外几条有什么不同之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志愿者问小小观察员们。
“它有一个背鳍,离尾巴很近。”一个小女孩率先抢答,精准贴切。“它的肚子是银色的,眼睛周围也是银色的,有点像妈妈化妆用的眼影。”她的妹妹也兴奋地分享了自己的发现,一番话让大家忍俊不禁。
“你们说得都很好,它的特征在侧面看得比较清楚,所以我们从侧面拍照。”志愿者边说边打开手机上的动物识别软件,拍照上传,识别结果显示,它是一条青鳉鱼。得到识别结果后,志愿者通常还要根据文字描述及其他资料进一步判断。
志愿者指着青鳉鱼的眼睛,娓娓道来它的“骨骼精奇”之处:“青鳉鱼的眼睛自带天窗功能,因为它的眼睛大而突出,看侧面当然不在话下,与众不同的是它‘翻个白眼’就能看到头顶,视域比较大。”
“除了借助互联网工具的力量,图鉴也是好帮手。”从事环境管理研究工作多年的张珅拿起一本图文并茂的手册介绍道。
据了解,本次自然观察节属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北京大学合作的“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公众自然教育示范项目”,所有调查记录将会作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的一部分,为后续的栖息地修复和规划提供依据。
“我们可以下载手机软件,将观察的物种、季节、位置等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就能绘制出一份生物多样性地图。”张珅说,“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撑。例如通过观察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有哪些水鸟栖息,在新建湿地公园时借鉴相关经验。”(李玲玉)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