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积分可入户 融入添动力
广州努力增强来穗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分可入户 融入添动力
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作为广东省会和千年商都,广州务实、包容、海纳百川的岭南文化特质,日益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持续完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寻梦者。截至今年6月30日,广州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已近千万人。
怎样让来穗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积极回应现实需求、强化公共服务、引导社会参与、增进文化认同,探索出了一条从管理到治理,再到服务与融合的新路子,努力使来穗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立行立改
“大积分时代”:来穗人员通过积分梯次享公共服务
开学在即,家住天河区的冯同学近日开始初一新生军训。作为一名香港籍居民随迁子女,今年,她尝到了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在穗申请入读义务教育学校政策的“头啖汤”。
“5月中旬刚知道有新政策时,我是既激动又紧张。能够读公办学校当然好,可也担心万一积分不够,孩子读书两头没着落怎么办。”冯同学的妈妈崔女士说,在天河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一个星期内,她准备好资料并完成了登记报名。直到看到港澳居民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申请人公示名单后,崔女士才放下心来。
“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权利的相关精神,我们率先开展了2019年天河区港澳居民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工作,已于6月13日进行公示并完成了招生。”天河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天河区每年在人口聚集区域,如棠下街的上社牌坊、凤凰街渔沙坦市场、天河南街中轴线广场等,开展积分制入学政策宣传咨询服务月活动,各街道也多管齐下将政策推广至社区以便让更多来穗人员受益。2017年以来,天河区为辖内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共提供5634个公办学位,其中,今年安排的学位达到2158个。
“来穗人员的安居乐业,离不开随迁子女的教育保障。”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仅2018年,广州全市就安排2.8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占符合申请条件人数的75%,超过既定目标15个百分点。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做大做强教育、文体、住房保障、交通等公共服务“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促进来穗人员在共建中共享发展成果,广州逐步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在来穗人员特别关注的就业指导、卫生健康、技能培训、随迁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逐步实现来穗人员与户籍居民同等待遇。
怎样分好“蛋糕”?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已进入“大积分时代”。2018年,广州制定印发了《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及实施细则,建立起以居住证为载体、以积分制为办法的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确立了1+N制度框架,全市统一积分标准、统一积分程序。来穗人员通过积分梯次享受公共服务,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已有近19万名来穗人员在系统中注册。
关爱“小候鸟”:今年开展暑期安全教育630多场次
学科普、游羊城、赏话剧,今年夏天,黄埔区的“小金雁”们度过了一段奇妙旅程。7月29日至31日,“童心同行”2019年黄埔区小金雁夏令营再次扬旗出发。活动邀请了105名黄埔区“小金雁”及20名贵州黔南州对口扶贫地区留守儿童通过自护教育之旅、科普智能体验之旅和活力创新之旅,学习暑期安全自护知识,感受千年羊城的魅力,同时也让他们从不同侧面对父母工作的城市进行了解。
作为黄埔区服务来穗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品牌项目,“童心同行”小金雁城市体验营活动今年已成功跨入第六个年头。“小金雁”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探寻,加深了对广州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了解和认识,增进了对城市的认同感。近年来,黄埔区推动政府、街镇、社会、企业四大关爱平台内涵式发展,全方位打造来穗人员服务品牌。
“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共举办各类来穗人员子女关爱活动约350场,惠及来穗人员及其子女约5万人,帮助‘小候鸟’在黄埔度过了一个安全、快乐且丰富的暑假。”黄埔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埔区,各街镇还依托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暑假来穗人员子女提供暑期守护、学业辅导、益智游戏等服务,结合来穗人员子女特点,科学制定暑期周表,确保“每天有辅导、每周有活动、每月有主题”。
这只是广州开展来穗人员系列主题关爱活动的一个缩影。从2016年开始,广州便以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组织发动成员单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每年春节期间开展“春运直通车”“来穗团圆”等关爱来穗务工人员活动,暑假期间开展关爱“来穗候鸟儿童”活动。
“在广州,‘融合关爱’已经常态化,主题关爱活动场次、受益人群数量逐年提升。”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关爱“来穗候鸟儿童”活动目前已开设提供作业辅导、文体兴趣课的融合学堂、夏令营和暑假托管班320多个,开展暑期安全宣传教育630多场次,组织参观黄埔军校、广东省科学中心、广东省博物馆等地约410多场次。
融合大学堂:深入企业、社区对来穗人员开展培训
“作为一名来穗务工人员,我参与了广州的发展,更体验到广州的温暖和爱,感恩这座城市,感恩广州!”8月25日,在第三届来穗人员朗读者大赛决赛现场,来自河南郑州的陈玉富分享了自己的“圆梦”故事。从广告公司到管理顾问公司,从图片兴趣社区再到公益阅读推广……经过16年的努力,他在广州拥有了自己的爱人、孩子、房子和事业,而今年他的女儿通过积分制入学,孩子的梦想也一步步从这座城市迈向未来。
2016年,广州制定实施《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伴你起步”“伴你成长”“伴你融入”“伴你圆梦”为融合路线图,从基本公共服务、经济立足、城市文化认同、政治参与等维度全面发力,有力地促进了来穗人员“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除了在越秀区、番禺区开展“示范区”创建,广州目前已完成16个“融合镇(街)”试点创建,以点带面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来穗人员朗读者大赛”“融合学堂”“棠下同乡坊”等具有广州特色的融合品牌也不断涌现,联动11个区和170多个镇(街)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同台大合唱”。以“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周”系列活动为例,今年开展的融合服务多达400多场,直接参与的来穗人员10万多人,全市170个镇(街)开展活动覆盖率100%。
正在开展的“来穗人员融合大学堂”培训项目中,为了让更多的来穗人员享受到融合服务,广州今年将结合实际开展“来穗人员大学堂”进企业活动。“选择部分来穗人员职工较多的企业,结合来穗人员职工需要,设置居住证申办及社会保险政策宣讲、心理减压讲座、日常急救技巧培训、职工趣味运动会等特色融合课程。”主办方介绍,目前已深入企业、社区开展培训近30场。
“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实施效果评估”民意调查数据显示,来穗人员认为有必要实施融合行动的人多达78%;表示愿意参与的人达近80%;对融合行动能有效促进来穗人员融入广州生活,更加彰显广州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表示认同的人高达90%左右。
来穗人员工作生活居住在广州,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人翁。他们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困难帮扶、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力量。湖北籍“托举哥”周冲、河南籍“最美女司机”胡丽阁等是“共建平安广州,共享幸福生活”的典型代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来穗人员志愿服务队员达50多万人。
基层声音
广州的包容让我愿意在这里扎根
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来穗项目负责人冯春苑
来广州7年了,从毕业到现在一路以来不断地努力尝试突破自己,逐步成长。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虽能听懂粤语但却不会说,开始很担心难以融入,但来到广州那刻让我深刻感受到它的开放和包容,正因为这样,慢慢的我愿意选择扎根在广州,享受着广州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相信只要努力,广州将会带给我无限的可能,感恩广州,未来将继续奋斗,争取早日成为新广州人。
希望小儿子也能上公立小学
广州金鑫泰化工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邓南锋
我们两口子都是来穗人员,从清远来广州12年了。广州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城市,我们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现在,大儿子通过积分制入学,已经在黄埔区读公立小学五年级了。我们的梦想是希望小儿子也能上广州的公立小学,还有在广州买到自己的房子,相信在广州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帮助和支持下,一定能实现我们在广州的梦想。
广州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广州市司法矫治协会社工曹颖
2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刚来广州时,除了自己谁都不认识。逐步了解社工这行后,我选择成为一名司法社工。起初,我很担心因为听不懂、不会说粤语会和本地人之间沟通存在障碍,但发现包括我的服务对象在内的广州人对外来人员的接纳度很高。广州这座城市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这里也是我的家。现在,去到广州之外的地方,我听到粤语都会感到非常亲切。
让来穗人员与城市共成长
“得人者昌。”一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部分。近年来,广州以海纳百川的文化气质,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宜人的城市环境,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才到这里追逐梦想。新老广州人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奋斗、携手拼搏,一起为广州出新出彩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来穗人员更好融入广州,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民生无小事。对来穗人员而言,要着力解决来穗人员生活、工作等民生领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对此,要做大做强教育、文体、住房保障、交通等公共服务“蛋糕”,拓宽公共服务领域、扩大覆盖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来穗人员更有获得感。让公共服务覆盖更多来穗人员,要完善积分制服务机制,统一积分标准和服务程序,让来穗人员通过积分梯次享受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来穗人员与户籍居民同等待遇,解决来穗人员的后顾之忧。此外,还要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融入广州,建立更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用好人才绿卡吸引更多高层次专门人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
来穗人员能否更好地融入广州,事关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广州要不断满足来穗人员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让来穗人员可以与城市共同成长,共建共享幸福广州。
(广州日报评论员 刘琛)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