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打开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码
历经两年多建设,备受关注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在即。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3800年前的绚丽生活图景将在世人面前展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个听起来平平无奇却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耀眼的名字。发掘60年来,它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之最”,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不断向前推进。
寻找夏朝之旅
1959年4月,71岁高龄的史学家徐旭生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南、山西一带寻找夏文化遗迹。这是中国首次明确以探索夏文化为目标的田野考古。
“大禹治水”“禹划九州”是美丽的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夏朝是否真实存在?长期以来,夏史都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20世纪初,安阳殷墟考古证实了司马迁笔下的殷商历史,这令史学界大受鼓舞。
下了火车换马车,有时骑上小毛驴,吃的是红薯面黑窝窝头,徐旭生团队在豫西地区密集考察一个月,发现20余处遗址和自仰韶时期至汉代的陶片、石器等遗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偃师二里头村的遗址。
南临古伊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二里头看似与伊洛平原上的任何一个村庄并无二致。然而随着考古发掘,一个沉睡3000余年的都城遗址一点点揭开面纱,带给世人接连不断的惊喜。
1959年秋季,对二里头遗址的科学考古发掘正式开启。历经几代人的不懈探索,目前二里头遗址发掘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都邑格局和作坊遗迹,出土文物万余件,成为寻找夏代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改写“中国之最”
徘徊在二里头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的思绪常常飘向久远的过去。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满天星斗”般璀璨的邦国时代拉下帷幕,中国最早的王朝营造起深具王朝气象的国际化大都市。
巍峨的宫城内,“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昭示王室威严,王室享用来自异域的海贝项链,双轮车在井字形大道上穿梭,青铜器作坊火花飞溅,英勇的士兵手持北方草原式青铜战斧征战四方……
“这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源于此。”许宏表示,在多学科协作下,已初步勾画出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二里头都邑繁盛时的大概样貌。
从几个“中国之最”,可以略窥二里头遗址的丰富内涵。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