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基生物塑料有望实现产业化
天然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少、机械强度低、加工性能差,使得制品结构不均匀、透明度和强度低。为克服这一难题,由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非粮淀粉基生物塑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日前正式启动。
据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郭卫红介绍,课题组将针对生物塑料大规模制造过程中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集成难度大等关键环节,围绕直链淀粉制备、淀粉基塑料界面增容、淀粉基塑料薄膜制备、变性淀粉的生物与化学转化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工程示范等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达到开发若干低成本、高值化的淀粉系列产品的制备工艺与成套装置,建立淀粉基降解塑料和变性淀粉生物基材料示范生产线。
据了解,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公司、宁波家联塑料用品制造公司和宁波家联塑料科技公司于2010年开始合作研发,在小、中试上已取得一定进展。
研究人员先对淀粉分子的结构进行改造,然后对全降解的塑化淀粉进行改性,从而改善了材料性能,实现塑料的全部降解。与传统的聚酯塑料相比,该新型材料可减少47%的能源消耗,降低59%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马铃薯淀粉约每千克4元,而塑料原料约每千克20元,新工艺保证了生产企业拥有较高的利润空间。
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淀粉基生物塑料这一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的天然再生资源的研发和利用上。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要顺利进入市场,生物质材料还必须通过技术、工程放大、成本控制等层层关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