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品已成大路货?
曾几何时,进口商品往往被人们认为普遍质量更好、档次更高,商家也愿意把“进口”当作一个重要卖点。而随着各领域国内品牌的不断崛起以及国货品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一件商品的优劣,并不能简单地以进口还是国产加以区分。
进口商品不断普及
如今,从食品、化妆品、服装、数码产品,到家电、家具、汽车等,都有丰富的进口商品可供选择。
天津市消费者刘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前段时间他购买的书柜和电视柜,产地就分别为斯洛伐克和意大利。刘先生表示,如此方便地买到进口家具,这在前些年可不是容易的事,而且以前要买进口家具,价格也会高得离谱。
另有不少消费者也表示,现在买水果的时候,进口产品更是十分普遍,就算是苹果、梨、葡萄等这些常见的水果,进口产品也都十分丰富。再如进口海产品和牛肉,现在也基本上成为各大超市的常规商品。其与同类国货相比,既没显得更高端,也没有更紧俏。
进口商品价格走低
“价格偏高是多数消费者对进口商品一个固有的印象,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多年从事进口商品销售的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家用电器来说,几年前一款进口剃须刀价格还要动辄上千元,而现在只要几百元就能买到。
进口服装也是一样,以往一件能卖到八九百元,而现在快时尚品牌店铺里价格实惠的进口成衣比比皆是,尽管多数是产自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等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产品,但产自捷克、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也不在少数,关键是价格通常都很实惠,最便宜的只卖几十元。
此外,整车进口的汽车价格与前些年相比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进口商品光环褪色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经贸一体化、商品高度标准化等背景下,进口商品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记者在天津市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等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也都促使进口商品不断普及。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时下消费市场各个领域的国产厂商的研发、设计、制造能力都在迅速发展,不断提升,并且在相当多的领域国产商品的综合品质都已经赶上或超越进口产品。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在一定程度上,产地因素赋予产品更多的是一种地域的特色和风格,而不再是产品质量的“名片”。换句话说,未来不同产地的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是更多样化的选择,而不是用以区分品质高低的标准。 本报记者 翟维鹭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