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 不能止步于卖萌
近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的一个特展通过拟人的手法,罗列了鎏金铜马的姓名、性别、民族、籍贯、主要经历、自我评价等,有的人觉得生动活泼,但也有人觉得太不严肃不能接受。
其实,自从故宫系列IP成了网红以来,我国博物馆文创事业也迎来了春天。古老文物开始变得“能说会道”,帝王将相也开始各种卖萌,努力契合着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博物馆参观人数已达10.08亿人次,其中“90”后占比43.2%,“95”后占比24.9%——古老的博物馆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
与此同时,博物馆文创周边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博物馆的“带货”能力也越来越强。如今,年轻消费者看重的不再是物品的使用功能,附着在商品上的设计感与文化气息才更能吸引他们慷慨解囊。
不过商机与利益面前,吐槽与尴尬齐飞——为了卖萌而卖萌,为了文创而文创,有些博物馆似乎有发力过猛之嫌疑。譬如某博物馆文创商店中售卖一款纱巾,其图案设计灵感来自于馆藏文物——汉代铭旌。铭旌者,古代葬礼中使用的塟具也。《周礼》记载:“大丧,共铭旌。”这种习俗至今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保留。把这种形制的纱巾挂在脖子上,似乎有些不太对劲。还有的博物馆动辄就将藏品符号作成U盘、冰箱贴,有的展馆甚至还谋划推出木乃伊形象的巧克力……此类文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其设计者都缺乏对文物内涵、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仅仅用现代审美眼光,将文物作为灵感来源而非文明传承载体来看待。加之国内文创市场尚处于早期蛮荒阶段,授权混乱、产业链条不畅、从业者素质高下不等,出现创意匮乏、品质平庸甚至闹出笑话的作品,并不令人意外。
虽然我们理解博物馆也要“恰饭”这一事实,但卖萌、“带货”毕竟不是博物馆的目的,传承文明才是。为了适应形势、市场需求而忽略了文化背景、文明传承,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他山之石可供参考。故宫博物馆作为开此风气者,提出开发产品三要素:故事性、传承性、元素性。正如前任馆长单霁翔所言:博物馆要有尊严地进入市场。这份尊严,其实就是对文化及历史的深刻理解。
讲好本地、本国历史与文明的故事,把握住文物核心内涵,恰当地开发商品的文化属性,才是博物馆们应该走的道路。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