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家上市公司获纾困支持 涉及资金超500亿元
对于中小企业近年来一直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顽疾,为应对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纾解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稳定和增强企业信心及预期,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纾困政策。截至目前,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还有哪些政策可能陆续出台?本报采访了有关专家,从多角度推出相关的解读。
去年10月份,“一行二会”分别颁布相关政策,拟通过各项措施并举的方式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和股权质押风险。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从上市公司驰援计划来看,在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235家上市公司或其主要股东获得纾困支持,涉及资金达519.71亿元。
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纾困基金主要根据出资方资金性质和融资人境况、需求,灵活运用债权型、股权型纾困方式,并通过相关机制提高安全性、分享收益。除股权质押比例高的公司外,纾困基金偏好重点行业和已有相关性主体。纾困基金、纾困债、信用缓释工具、信贷支持等一揽子方案,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民企融资,利好部分头部民企,带来一定债券投资机会。
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进展通报(第八期)》显示,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全面启动以来,得到了行业各机构的积极响应。截至2019年5月10日,又有财达证券、万和证券以及德邦证券3家证券公司均已完成协议签署,并承诺自愿出资。截至目前,57家公司承诺出资规模累计达559.7亿元。
截至2019年5月10日,已有49家证券公司共成立了81只支民资管计划和42只子计划,出资规模总计573亿元左右,其中撬动外部资金148.18亿元。从投资方面来看,目前有31家证券公司管理的支民资管计划及其子计划已进行具体项目投资,累计投资金额总计 363.94亿元左右,与2019年4月1日相比增长了约37.5%,所投资标的共涉及沪深交易所上市的128家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切实纾解了民营企业及其股东的流动性困难。
5月21日,中邮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研究官尚震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纾困基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券商、保险资管和纾困专项债,其中券商与地方政府主导的纾困基金占比最大。在缓解民企融资难方面,纾困基金有债权类、股权类和股债混合类三种形式提供资金支持。债权类以股权质押的方式续贷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向债权人购买大股东现有的股票质押的收益权,或购买大股东发行的可交债。股权类通过购买大股东的股权,作为战略投资,或与出让方约定在一定价格购回。
尚震宇表示,为有效纾困,除纾困融资支持外,还需要适当放宽政策,才能进一步缓解股票质押风险,比如延长股票质押融资期限、适当放宽股票质押市场集中度指标等,对于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行业标的会从中受益。(苏诗钰)
- 标签:
- 编辑:王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