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建材知识

家居业打“文化”牌新概念营销彰显品位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家居建材行业飞速发展,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企业费尽心思在产品上做文章,打造差异化产品。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文化”牌,重新包装产品概念,以此开拓市场。产品从比价格、比款式、比质量发展到比品牌内在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产品的附加值。
  
  “文化”概念流行源于市场需求
  
  家居建材企业纷纷转向打“文化”牌,以新概念营销,绝非偶然。消费者对家居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消费需求随之升级,文化营销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正所谓需求决定市场,建材产品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审美需求,还要能体现主人的身份与品位。家居产品不仅仅是摆设或者满足居住的基本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它更需要与消费者的生活相匹配。
  
  单提“文化”,这是个太大太抽象的词语,企业往往需要将“文化”落到某一个点上来表现。成功的"文化"营销可以让产品或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美好的印象,这种好感度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优势。产品可以复制,可以模仿,但是深入人心的东西却难以被复制。
  
  其实,文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家居行业,在服装、咖啡、奢侈品上均有体现。文化创造的是独有的氛围,由此带给消费者独有的体验,让消费者体味产品以外的价值。
  
  企业为吸引消费者眼球花样百出
  
  应该说,企业重视文化建设是件好事,但是要落到实处却不大容易。不可否认,部分企业并不是真正重视文化建设,他们只是借“文化”进行自我炒作。家居企业的文化真真假假,不免让人看花眼,企业为吸引关注,在文化营销上也是花样百出。文化营销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它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提升品牌形象;运用的不好或者纯粹炒作,它是注定无法走得更远的,相反它只会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下面举几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营销。
  
  卫浴
  
  典型代表:科勒
  
  科勒作为一个拥有130多年的卫浴品牌,一直强调内涵,科勒艺术展在业内也久负盛名。近年,科勒在中国各大城市举行艺术作品展,为消费者奉上丰富的艺术盛宴,让消费者深刻感受源于科勒工业合作项目的艺术品。8月21日至8月29日,科勒艺术展来到蓉城,普通消费者与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作品零距离接触。科勒用文化艺术来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受顶级品牌的魅力。
  
  陶瓷
  
  典型代表:东鹏
  
  如何彰显陶瓷的至高品质,东鹏陶瓷引入了汽车文化概念。东鹏陶瓷的宾利法尼亚系列是意大利宾利法尼亚设计师设计打造的,东鹏想借顶级汽车文化,传达出东鹏的内涵。消费者可以通过该系列陶瓷感受名车的高贵感,再由名车文化感受东鹏陶瓷的魅力。
  
  家具:
  
  典型代表:好风景家私
  
  家具是每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物件,家具的品质即代表了家的品质。好风景家私邀请李嘉欣代言后,大力宣传“雅生活”、“雅文化”,实际上是想赋予好风景更多的内涵,选择好风景等于选择了雅生活,高品位生活。如今,家具市场的竞争残酷,企业也更加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通过打“文化”牌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较为普遍。
  
  木门
  
  典型代表:千川木业
  
  作为四川本土木门领军企业,千川一直想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木门企业。千川除了更专注做木门,不断创新产品,也相当重视文化建设。用千川木业总经理蒋春明的话说,做木门不仅是做产品,更是做文化,品牌的文化是无形的资产,也将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消费者选木门,也是在选择生活方式,选择属于自己的品位。
  
  家居行业品类多,品牌集中度低,我们不得不反思,每一个行业为什么都没有出现很强势的企业或者品牌。事实上,家居行业发展至今,家居品牌要崛起,要引领市场发展更多的依靠是品牌自身的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及发展的高度。
  
  企业应该如何精准定位文化营销
  
  对于企业所打出的“文化”牌,消费者也不一定买单。如今,消费者在家居消费上更趋于理性,他们对于商家的行为看得很清楚。纯粹玩“文化”概念,而无其实质的营销最终只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而且,一部分消费者比较实在,没有所谓的“文化需求”,对于这一部分群体,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也是企业当前发展需要深思的问题。
  
  首先,打“文化”牌不等于贴标签。部分家居企业在为品牌命名的时候,常常喜欢取“洋名”,或者直接嫁接西方文化的某个概念,这就是典型的炒作,贴标签。现在的消费者不是可以随便唬弄的,即是商家一时得逞,也非长远之计,贴标签无异于自我毁灭。
  
  其次,文化营销需要做好市场细分。文化营销可以是关于品牌形象的大定位,也可以是针对产品的小定位。特别是针对产品的小定位更需要有精准的市场细分。比如要打造一个产品,我们需要了解其消费群体的情况,包括所在区域、职业背景、个人喜爱等,文化需要对味,所以企业必须做足功课。
  
  对于家居企业流行打“文化”牌现象我们要理性看待,对品牌或者产品做文化包装,这本身没有问题。其成效好坏取决于企业,如果一个企业踏踏实实赋予品牌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多方面的推进和努力,相信“文化”最后也会有回报。家居品牌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当品牌无法在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寻求突破的时候,给企业注入文化内涵,让企业站在更高的位置来思考,来发展。


来源:搜房家居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