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之家的绿色精彩
去了世博会很多次,逐渐也成为了朋友圈中的“世博导游”。每当被朋友问起,世博园里哪个馆值得去看的时候,我总会对一些例如英国馆、沙特馆之类的回答一笑了之。的确在本届世博会中,浦东片区的外国国家自建馆可谓吸引了众多眼球,这个从每个外国场馆门口长长的排队人群可以看出。但如果让我“表态”,我的参观建议只是一个:“浦东片区转一圈,浦西展馆重点看”。并不是我对浦东的国家自建馆不屑一顾,而是纵观本届世博会,当外国国家馆越来越多的将展示重点转向理念时,浦西片区那些并不起眼的场馆,特别是位于E片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才真正体现了“不出国门,游遍世界”的口号,而位于E片区北片的汉堡之家案例馆,无疑是实践区内我最为推崇的一个展馆。
汉堡之家的外形是一个有如积木搭建的不规则体,站在汉堡之家的外墙是一色的砖红,与汉堡市区的颜色不谋而合,似乎是一座汉堡市建筑的翻版。汉堡之家的亮点在于其被动式建筑的概念。所谓被动式建筑,即一种绿色节能技术高度集成的建筑名称。汉堡案例是一个没有安装空调的建筑,室内的保温和降温完全依赖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是近年来的一项新能源技术,即通过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的特性,利用环境温度和地下水的温度差,达到冬天向室内供暖,夏季向室内供冷的目的。而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源又完全由汉堡案例屋顶的太阳能板供给,这样就形成了汉堡案例的整个能源系统完全不需要市政电网供电,达到了真正的能源自循环。
或许有的人会问,地源热泵在中国,在上海的应用也已经开始,部分建筑已经用上了地源热泵系统,但为什么我们的建筑中,地源热泵却完全无法像汉堡案例一样可以完全取代空调系统呢?这个秘密就在于汉堡案例的保温绝热之上。众所周知,若要节能,除了搞笑的供暖供冷系统,建筑本身的节能保温也是重要因素。汉堡案例的墙体全部采用三层结构,内置保温层很好的阻止夏季屋外热气的渗入和冬季屋内暖气的外泄。汉堡案例的每一扇玻璃,又都是有双层玻璃内填充惰性气体组成,汉堡之家若门窗紧闭,几乎可以做到密不透风,如此建筑,凭借新风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调节室内温度,就可以完全做到高枕无忧,实属绿色节能建筑中的佳品。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汉堡案例,会发现德国人在细节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在汉堡案例高度注重保温节能的基础上,建筑也高度注重了采光的重要性。但与我们传统的采光概念不同,汉堡案例的落地大窗都是北向,而南向都采用了小窗加外遮阳百叶窗的设计。如此设计,既保证了光线的充足了又避免了阳光直射导致的室内温度升高。
其实看完汉堡案例馆,会很自然和和我们上海城市建设中的很多建筑相比较。某开发区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业主提出了使用地源热泵系统,但同时该业主又出于对玻璃幕墙的偏好,要求在建筑上采用玻璃幕墙。可惜的是,设计院完全没有估计节能效果,单纯的按照业主的要求去做,导致最后的建筑虽然用了地源热泵却依然避免不了空调的介入,且又因为玻璃幕墙的因素,导致屋内阳光直射严重,最后不得不又加装了百叶窗来遮蔽阳光。原本处于绿色节能目的的建筑最后活脱脱的做成了一个绿色笑话建筑,不由得让人叹息。
事实上,在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越来越关注到绿色节能问题上。在建筑上也逐步开始推广绿色建筑的理念。也由此,保温技术,节能建筑,绿色生态建筑,新能源利用等新名词逐渐走入生活。但是由于政策的相对滞后,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标准更新上的严重滞后,导致很多绿色建筑理念依旧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也因此造成很多业主也好,设计院也好,在对绿色理念的应用上画虎不成反类犬,造就了很多规划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合理的笑话建筑,让人扼腕叹息。
汉堡案例馆其实很生动的给我们上了一堂绿色节能建筑普及课程,看似神秘尖端的汉堡案例,其实只是由若干基础的绿色节能技术集成而成,而如何集成,却恰恰是我们国内和国际上的差距所在。这也就告诉我们,不管在城市建设还是在其他方面,我们那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步伐不可停止,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学习国外的技术切记不能一知半解或者学了一半就急着试验或投用,把技术学到家后才使用,那才是对我们绿色事业的负责,也是对地球环保的负责。
来源:东方网